“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
这是读书期间,途经各种年龄阶段,遭遇到各个年级的老师批评时,几乎把耳朵磨出茧子的那句话。
不知道从哪年哪月开始,在遇到任何问题时,都不由自主地开启了“凡事先省吾身”模式。
这也是历经了无数次的“多么痛苦的领悟”之后,才十分艰难地完成了自我救赎,形成了常思己过的一种思维方式。
与凡是出现问题,先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相比,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无疑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决择。
可凡事都把“常思己过”挺在前面,也就是若干年前,地球人在大事大非面前,都能够以“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中”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试图改一改,变一变已经固化了的自己还真不容易。
掐指一算,在视频号里,小打小闹地搞起了短视频创作。虽说时间不算太长,可四五个月的时间,也并不算太短。
看看刚到“视频号”之初的一两个月里的数据,再看看最近这一个月内的数据,用差距明显来形容,显然已经不足以表达这种“一脚天上,一脚地下”的天壤之别了。
自己审视自己,自己证明自己,自己评价自己,虽说这几个环节,都不太可能真正做到客观公正。
可是,当把自己在这四个多月里,发布的400多个原创作品,像作业本一样,逐个打开,用同样的眼光,重新审视的时候,不难发现,肉眼可见的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问题来了。
这种质的变化,按说,精于鉴别的平台、目光如炬的审核人员、及算法设计高度专业的大数据分析,不可能捕捉不到。
更不可能对同一位作者,在创作内容上的明显变化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人为挫伤和打击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五六月份,每天的播放量20000+以下,几乎很难见到。
连续数日的50000+以上,和偶尔出现的单日单个作品的100000+,让俺这个内容创作者兴奋不已。
收益虽说不足以令人振奋。可是,精神上的安慰,还是让人挺受鼓舞的。
可时间进入到了七八月份,数据上的变化却江河日下了。
日播放量,别说是50000+以上,就是20000+以上,都很难见到了。
5月初的那几天,粉丝数增长速度最快,一天涨几百个粉丝,是跑常趟儿的节奏。
好像有一天,居然冒高儿地增长了1000+个粉丝。
小家小业,小门小户,不比那些网红大咖、明星艺人、知名“专家”……
能得到视频号的如此高看,受到视频号官方超乎想象般的待见,已然受宠若惊了。
应该知足,更应该珍惜眼前,和感恩平台。
不可否认,数据上的变化,尤其是当下的这种断崖式下跌,还是会影响内容创作者的积极性的。
带着“凡事先省吾身”的诚意,思前想后,反复地自查自纠,直到目前为止,还是没能看岀来,自己究竟是在哪个方面的什么环节上,出现了致命的问题。
也许就是自己眼拙。
也许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