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作家的系列书籍,真的容易被其打动。比如:迟子建、比如余秋雨、比如余华。
最近都在阅读余华的作品,对一个作家越了解,越想对他说点什么。
前一段有人推荐我阅读
我喜欢的作家有许多,真正从心里最喜欢的一位作家就是――余华。
第一次知道余华是因为电视剧《富贵》,我在唱片头曲的时候看到了,“根据余华的《活着》改编”的字样。那一刻我记住了余华,而且他和我一样也姓余。
我对姓余的人有纯天然的好感。因为同姓总有亲近感。
但是读余华的《活着》却是在大四了,我是学经济学的,偏偏一直想去参军,阅读的书目都关于二战,要么都是部队的教材。
我花了3个小时津津有味地读完《活着》,几次哭泣不能自己。
所以在去年,我把他的所有作品全部买回来,我才知道余华的作品是受谁的影响,他怎么走上写作这条路的。余华的作品读来是享受,并且他的作品个性是在太鲜明了。
余华是谁呢?他是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的 当代著名作家,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他是目前在国际文坛声望最高的中国作家之一,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
余华的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鲜血梅花》《现实一种》《我胆小如鼠》《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
余华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创作的长篇小说与80年代中后期的中短篇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使他享有盛誉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了对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死亡仍是其一大主题,极端化处理仍时隐时现。余华自己说过,在他的童年里经常会大家围着去看枪毙犯人,这也是对于童年的一种经历隐喻。
很多人让我给他推荐书目时,我都会推荐余华的书,说实话,特别是他的活着,我每次读来都为富贵的苦难人生感到难过,他在应对人生中那么多来不及反应的痛苦,生离死别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他活着是因为他单纯的想活着,但是他的活暗喻着所有亲人的离别,最后只剩孤独的自己,所以在为他的人生心痛时,我也特别敬佩他在面对人生苦难时选择顽强的活着。
不知为何读余华的作品总会有代入感,总觉得这个故事是自己曾经见到过的,而通过我眼睛看的时候给大家讲述出来而已。
还记得第1次读活着的时候是我第3次选择体检参军,但是依然不成功。读完这本书我体验到,人的一生,如果你说苦能有多苦呢?再苦如何会有书中的富贵如此的苦难呢,所以读完他的书。我总是一遍遍的鼓励自己,不要把那些磨难看得很高,学会释然。是给这些苦难最勇猛的一击。
阅读余华的书,我总有一种感受,他的文字当中的血腥暴力以及幽默风趣只是盖过了曾经的苦难,但是在那个时代发展之初,也许现实的生活远远比他的文字描写的还要残忍一些。
在那一个时代背景下,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没有办法在时代的年轮当中去以挣扎,毕竟岁月这翻云覆雨的手,我们又如何能够挣脱呢?
所以要想知道未来如何唯有活着,就像余华所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所活着。
其实我在写故事时经常会用第一人称的模式来写,用第一人称往往能够体现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感觉和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我想这些都是受到余华的影响。
余华的心理描写受到了法国的斯汤达,还有俄罗斯的妥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他总说这两位是心理描写的大师。但是又发现这两人的心理描写方法和福克拉比较近。
余华说一个作家受到别的作家影响,就像太阳和树木的关系。树木接受阳光而成长,但树还是树以树的方式成长,不会以阳光的方式成长,所以很多作家影响到某一位作家时,只会使这个作家越来越像他自己,而不会像其他的作家。
他在细部的描写是我特别喜欢的。他的朴素简洁的文字时,往往最能吸引人心。
我不知道我写作的道路上会成长成什么样子,我也知道写作是个缓慢的过程,它并不是像机器制造业一样,可以随便的复制生产,但是只要给予梦想时间默默付出的同时,未来一定会找个答案的。
如果你也热爱阅读和写作,那么我推荐你可以阅读余华的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