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有多大,心才能有多大。这周《何帆读书俱乐部》没有讲知识,只是回答了一些问题和复习一下之前七艺的知识。在吴军老师的这周问答中回答了一个问题,比贫穷最可怕的是什么?他认为,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因为缺乏见识,视野就被局限了。
把事情做正确,比把事情做好更正确(我不知道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上具体是怎么说的了,大意就是向正确的方向做事)。听了很多人说“宁愿做大鱼塘的小鱼,也不要做小鱼塘的大鱼”。但是何帆老师说的这个视角很有意思。小鱼塘格局就在那里,它限制了你的发展的最大可能,只有在在大鱼塘里,小鱼的机会才多。在大城市里,无论是高层人才,还是底层民众,能能找到更多的机会。但是这样会很困难,每天都会很辛苦,都要很勤奋,但是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又怕什么呢,只要这条路不是死路,总会到达终点的。
结硬寨,打呆仗。起初我不是特别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当看了很多的文章之后,我就突然明白了,每个人开始之前都是特别笨拙的,应该允许自己的笨拙这很正常。就像《原则》里面讲的:“任何好事,都只是“可能性””,需要通过努力实践,还有算法,去逐渐逼近它”就像曾国藩一样只会大器晚成,不会不可能。
当然这么做是为了活在未来,什么是活在未来?就是个人的能力与社会未来所需的匹配程度。所以还需要仰望星空,去看到未来社会所需。就像何帆老师说的未来一两年会发生什么事情,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20年会出现什么变化,其实你心理是有数的,相信你的直觉,在加速的时代赶紧跑起来,一边奔跑,一边调成路线。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仰望星空并不是要一直看着星空走路。而是慢慢地走,甚至是漫无目的地走,只有没有目标的人才能达到顶峰,只有没有目标的人才能体会当下的美。就像《财富自由之路》一样,没有告诉你如何挣钱,而是告诉你如何让自己更值钱。钱是对一个人能力结果的证明。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只要仰望星空,慢慢走路,活在当下就可以了。
附:通识七艺思维导图
总图思维导图文字版
外王之路。
大本营。
1.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1未经审查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1.2陷我们与无知的,恰恰是我们的已知。
2.托马斯弗里德曼《谢谢你的迟到》。
2.1受全球化。摩根定律和大自然的影响,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加速时代。
2.2在这个时代,需要双文化人才,更需要我们与科技达成默契。
3.威廉德雷谢维奇《优秀的绵羊》。
3.1不思考学习对自己的意义,就无法成为终身学习者和跨界高手。
3.2通识教育是为了让你成为敢于怀疑、敢于探索、自信而谦卑的得道者。
认识自我。
1.史蒂芬平克《白板》。
1.1人是非理性的、不平等的、不自由的。
2.戴维布鲁克斯《品格之路》。
2.1人注重简历美德的同时,更注重悼词的美德。
2.2合理运用时间四象限。处理好第一象限,追求第二象限。
3.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
3.1影响你社交关系的是六度分割理论、150人定律、5人定律。
思维锻炼。
1.理查德尼斯贝特《逻辑思维》。
1.1演绎推理法。要求只要前提正确,就一定能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1.2成本收益分析是在一定条件下作出。想要了解别人的正确决策,就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约束条件。
2.乔丹艾伦伯格《魔鬼数学》。
2.1艾伦伯格认为,深奥而简单的数学思维,才是普通人应该关注的。
2.2我们天生具备数学思维,所以我们要破除对数学的为难情绪。
2.3数学是一种高级抽象思维,这需要我们不断修炼大脑中的系统2。
3.乔舒亚雷默《第七感》。
3.1遗忘是学习的朋友,遗忘可以帮助你过滤垃圾信息,记住真正需要的。
3.2交换场所学习,能够训练大脑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境,帮助人们学以致用。
3.3互联网时代的三难选择。即速度,开放与安全。人们需要在其中不断地做出取舍。
表达能力。
1.史蒂芬平克《语言本能》。
1.1语言不是必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偶然的突变。
1.2语言不仅是为了交流。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高级思考。
1.3隐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即隐喻是根据我们生存经验创造出来的。
2.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
2.1写作的基本目标,就是用白话文把一件小事说清楚。
2.2好文笔不重要,故事才重要,你可以学华尔街日报体,学会讲故事。
3.克里斯安德森《演讲的力量》。
3.1好口才是都得在不同场合具备不同的演讲技巧。
3.2演讲中,要学会使用学会使用拉波波特法则,学会理解别人的观点,在进行沟通。
行动指南。
1.阿维纳什迪克西特、巴里纳尔伯夫《策略思维》。
1.1一报还一报在人类合作中,会给双方带来更多收益。
1.2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以要借助信号传播出自己的真实信息。
2.劳伦兹弗里德曼《战略:一部历史》。
2.1在战略中,我方的目标是优先完成OODA循环,并尽可能干扰、打断对方的OODA循环。
2.2通用汽车集团采用一种M型组织架构,可以较好地结合集权和分权的优点。
3.凯文阿什顿《被误读的创新》。
3.1人类从本性上还怕改变,排斥创新、因此创新者要学会自我批评和承受挫折。
3.2行业内领先企业不担心持续性技术创新,但会在破坏性技术创新中败北。
内圣之路。
认识自我。
1.史蒂芬平克《白板》。
1.1人是非理性的、不平等的、不自由的。
2.戴维布鲁克斯《品格之路》。
2.1人注重简历美德的同时,更注重悼词的美德。
2.2合理运用时间四象限。处理好第一象限,追求第二象限。
3.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
3.1影响你社交关系的是六度分割理论、150人定律、5人定律。
认识他人。
1.david Berreby,Us and them。
1.人性中一定要划分“我们”和“他们”。这会影响到我们的感知和判断。
2.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
2.1我们遵从攀比效应。是因为若事物之间没有联系。人就很难形成认知。
2.1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的很多行为受情景影响。
3.居斯塔夫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3.1移情力不仅是先天习得,后天也需要锻炼,不仅跟情商有关,也跟智商有关。
3.2悬置道德判断,是为了在谴责成赞美之前,先尝试理解。
家庭关系。
1.埃里希佛洛姆《爱的艺术》。
1.1成俗的伴侣关系,不是不断的制造美好,而是追求平淡。
1.2注意伴侣间的滑动门时刻,能有效地增进感情。
1.3与其它技艺一样,爱也需要不断训练。
2.朱迪斯哈里斯《教养的迷思》。
2.1叛逆的背后,是儿童想成为更像成为儿童,而不是合格的成年人。
2.2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哪么大。
3.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3.1通话不是让孩子自己读的,是要讲述的。
3.2不断重复会让成年人感到疲倦,但对学习中的孩子确实有极大的好处。
3.3孩子接触隐含的故事,是在学习试探世界的边界。
信仰加持。
1.尼古拉斯韦德《信仰扥能》。
1.1古典认知注重逻辑与分析,浪漫认知注重整体与审美,我们要学习将两种认知相结合看待世界。
1.2信仰本身并不能给人类总计问题的答案,但可以辅助人们去寻找。
2.罗伯特《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2.1我们要遵从攀比效应,是因为事物之间没有联系,人就很难形成认知。
2.2卡壳是寻求解脱的前提,学会放弃旧观念,培养敏锐的感受力,来让自己获得提升。
3.路易斯《返璞归真》。
3.1伟大的导师从不创造新的道德观念,因为道德早就藏在人的心中。
3.2知识触及不到心灵,需要用心感受,才能学会体察人生的悲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