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和妈聊聊天,问个好,早安是顾不得问了,那就问个晚安吧。
妈聊聊她和爸以及狗狗的日常,今天带狗狗去哪散步了,它有没有淘气,再吐槽一下老爸,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说说一日三餐吃的啥,村里有什么新鲜事。
妈又说起上周我们村赶会我们都没回去的遗憾。那是个周一,又下着雨,因此没有回去。村里请了戏班子唱戏,一连唱了三天。
听说中国人基因觉醒的其中之一就是爱听戏了,深以为然,虽然听不懂,但那唱腔、服装、道具总有着特殊的魔力吸引着人们。
小时候,赶会唱戏的时候姥姥会来我家住几天,姥姥和奶奶,一对亲家会一起去看戏,我们负责提前把小板凳搬到南大院戏台下,到傍晚,叮叮咚咚的锣鼓声响起来的时候,我和妹妹便馋着奶奶和姥姥去看戏,原本也不用我们搀着她们也会走的,但小朋友就是特别“能气”地要搀,就好像扶老奶奶过马路的小朋友,也不管老奶奶是否需要扶,是我们小小的内心觉得奶奶和姥姥需要扶,把奶奶和姥姥安顿到我们占的座位上以后,戏开始后,我们就开始满场子跑着玩,蹦蹦床是我们最喜欢的一项运动,两块钱,可以蹦许久,就那样不知疲倦地在上面蹦啊跳啊,累得满头大汗,才下来去买一根冰棍,啜着冰棍,听着戏,看着字幕猜测着内容,字幕还有很多是繁体字,并不认识,就那样连蒙带猜,看了一会儿,又跑去后天看演员换装卸妆,那边鼓点紧锣密鼓的敲打着,这边又是换头饰,又是换衣服,看得我们都手心捏出把汗,演员上台了,我们也赶紧跑过来看演员,真像变戏法似的。
如今戏曲进校园,很多孩子有机会近距离和演员面对面,还有人会一板一眼地跟着学两招。
早期与戏曲接触的那些片段,大概会在人心里埋下小小的种子吧,当生活节奏放慢,有了一些生活积累,看淡了人世沧桑,世态炎凉,才能看懂唱念做打演绎的爱恨情仇,生旦净末扮演的人生百态。
如果我年龄大了,会不会也爱上听戏呢?大概率也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