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阿莲老师在白富美群分享的《学习做恰到好处的母亲》静芳老师的笔记。
一: 理性与温情的平衡
每一位妈妈都是孩子最初的教育者,可是我平时都属于是温情有余而理性不足的妈妈。从一个故事中看看如何让理性与温情平衡:
英国小说家达尔幼年丧父,他的妈妈以能干、坚强、慈爱,即能保护他,又任他飞翔的一种方式输出母爱,这个母爱的恰到好处就是从来不会释放过度的母爱。比如达尔在中学毕业之后不愿意上大学了。按照达尔当时的学习成绩,只要他自己愿意上像牛津、剑桥这些国际一流的学府对于达尔来说其实都如探囊取物,但是他竟然说他不考大学了,他不想上大学了。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妈妈的时候,他妈妈就说了两个字:好吧!
我们试问一下自己:如果是我们的孩子学习成绩这么好,高中毕业之后,他说他不去上大学了,那我们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心理?
达尔通过考试进了壳牌石油公司,半年之后,公司又给他一个通知,派他到东非去卖三年的石油,他本是英国把他派到东非这对于达尔来说他从小他就有一个梦想——去东非或者是去中国这么遥远的地方,这一直是他心中的一个梦。当他知道公司这个派遣时他就特别的开心,就飞奔回家给他妈妈说了这个消息,他妈妈就说,你真棒,这真的是个好消息,正是你想去的地方,对不对?
其实在妈妈说这些话的时候,达尔心里在想:我是妈妈唯一的儿子,我们平时非常的亲密,(因为达尔从小没有爸爸了,那绝大多数的母亲面对这种情况恐怕都会显得相当的难过。)三年是一段儿很长的时间,非洲又离英国那么远,而且中间还不能探亲……
但是,妈妈没有允许自己流露出来一星半点的情绪,妈妈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破坏达尔的快乐、不束缚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避免自己的情感对孩子造成理智上的干扰。
同样的事有的母亲可能会说啥:我把你养这么大,多么不容易养你,你长大了一下又去那么远……这就会给孩子扣上一个自私的帽子,就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教育,就容易上纲上线。
二: 教会孩子在竞争和合作中公平相处。
下面一个通过分苹果的故事来看看如何做恰到好处的母亲。一个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家里面有两个孩子,兄弟两个都想吃最大的那个,其实,孩子们肯定都想吃最大的那个,这个时候有三种妈妈出现了:
第一种妈妈说: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两块,你们来比赛修剪,谁干的最快最好,谁就能得到他……通过妈妈这个处理方式让孩子们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得到好的必须得比别人更努力一些!这也很公平,也就是说你想要多少你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的代价。妈妈给孩子灌输的一个价值观——竞争与收获的理性。
第二种妈妈说: 好孩子就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总想着自己这叫自私。这个时候这兄弟俩听了这个妈妈的话,哥哥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小的,把那个大的给弟弟。结果就因为哥哥这一句话,妈妈反而把那个最大的苹果给了哥哥,哥哥受到了妈妈的奖励,那从此之后,哥哥就学会了撒谎,开始不择手段的撒谎。最终他因为违法,触及了法律法律住进了监狱。
同样是分苹果结果却不一样,前者那个母亲选择让孩子用自己的双手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后面这个母亲在不经意间引导孩子用虚伪的“表演”来换取自己心中想要的东西。第二个故事里边有表演的成分,有道德与虚伪表演的文化存在。
在多子女的家庭里边,面对孩子们事儿的时候,这个就是智慧的、恰到好处的。一个智慧的妈妈可以在生活的小事儿当中,抓住这教育时机,她不会因为过度的无知耽误孩子成长。
第三种妈妈: 哥哥和弟弟想要最大的,妈妈也想要,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得到最好的(尊重人性的基础上说出来的,那谁不想要最大的,想要最大的这是正常心理。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得到最好的——这是在强化我们家里的每一个家庭成员的配德感)但是,现在只有一个最大的苹果,如果谁独自分到了这个大苹果,其他人就得不到了。那么你们说该怎么办?(当面对孩子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把问题先教给孩子,我们听听孩子的看法,以此也可以得升一下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这个问题交给孩子去探究的时这又强化了他的共享的能力)。
这个妈妈她把专权与放权做到了恰恰到好处,培养出来的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够与人合作的能力。让孩子想办法,他们可能会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还有可能抽签、即开启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又让他们懂了公平的,那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把最大的苹果切开,平分,两个人一人一半儿等等。这又给孩子强化了他的共享的能力。
第三: 恰到好处的让孩子明白无需害怕犯错误。格伦幼年的一段儿经历。有一天,这个格伦从冰箱里边取了一瓶一大瓶牛奶,他准备喝这个牛奶。结果,刚走几步,一不小心,他失手打碎了这个大的牛奶瓶,这牛奶瓶掉地上碎了……这妈妈就过来了,妈妈没有发火儿,也没有去教育,更没有处罚。格伦妈妈说:既然已经撒到了地上,在收拾干净之前你想玩儿一会儿不?好像玩儿牛奶应该也说不定是很有意思的事儿。这格伦一听,妈妈没有批评,没有指责,还提示他想玩儿的话可以玩儿,于是,这个格伦就认真的玩儿了几分钟。等玩儿了几分钟之后,母亲就又告诉他说:牛奶是你打碎撒到地上的,也应该由你来收拾干净,那我这儿,有海绵,还有抹布,还有拖把,你想用什么来收拾?这时格伦就选择了海绵,然后就非常认真的把这个地打扫干净。接着,这个母亲又说了一段儿话(具体的可操作性语言):刚才你这个牛奶瓶是不是没有拿好?宝贝,这说明你还没有学会如何拿一支大牛奶瓶。那我们现在到院子里去,在瓶子里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发现一个很好的方法,能够使你再拿大瓶子牛奶的时候儿不会掉在地上。于是,这个小格伦就听了妈妈的话,就开始去院儿里反复的实践,他用同样大小的瓶子装满水,然后她就双手握住拿,结果,她在不断的实践中,他就发现了,他双手握住那个靠近瓶口有个凹的地方,就会比较牢固,搬运的过程中不会被掉下来。
同样的事反观一下自己曾经踩过的坑,孩子小的时候有时候不小心摔碎了一个碗儿,我就会恶狠狠的去指责孩子,怎么那么不小心?下次能不能小心点儿?甚至有的妈妈。因为孩子摔碎一个碗,打碎一瓶牛奶会打孩子一顿。通这个分享,可以看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妈妈有足够的大度、宽容、耐心、同时还在宽容的爱心里边加上了理性的分析,
这也告诉我们不要让已经发生的这个事件儿成为强烈追究的一个问题,就是院长说的我们是升级矛盾了,还是去化解矛盾了就看我们的能力了。同时,我们要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孩子理智的安定性。让孩子从打击当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不经意当中使我们的孩子获得解决难题的成就感。
第四:母亲如果不能独立,子女也肯定不能独立。一位妈妈如果很长时间担当了无微不至的去关怀子女的这样一个角色,那么当咱的子女长大以后依然没有退出,子女必定也属于长不大的一个角色。所以我们要平衡关怀与放手,怎么样关怀和放手我们自己?做好我们自己的人生课题,然后把孩子的课题还给孩子。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掌握好自己的情绪,平衡好压抑与排解,要知道压得有多狠,弹的就有多高,所以我们要学会把自己的情绪适当的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当我们学会用嘴表达的时候就不会用错误的行为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