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觉得自己累不累?”
“累不累又咋个嘛,都大半辈子了,再苦再累也过来了。”
爸爸的人生中不存在“生活质量”一说,严格地说他丝毫没有考虑过这个“高深”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他以小儿子的身份,出生于一户普通贫困家庭,贫困是时代赋予他的不可改变和选择的生活条件。原本他可以跟那时候的大多数孩子一样,就这样简单地贫困下去。奶奶的一个“善意”决定,却改变了他的一生。他的人生舞台,因此增加了更多悲情的戏份。
奶奶有个嫡亲的妹妹,我叫她小奶奶。她比奶奶晚两年出嫁,但迟迟没有生育。在当时,这很难被男方的长辈所接受。奶奶心疼妹妹,就将自己那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过继给了嫡亲妹妹。就这样,爸爸成了小奶奶家的孩子。
造化弄人。过了三年,小奶奶生下了一个男孩。后来,爸爸渐渐地竟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了。
很难想象爸爸的成长过程。我试图问过他,但他不怎么讲那些经历,只拿我作对比,说我比他幸福多了。不过,我偶尔从两位伯伯口中听到些那时他们看到的爸爸的故事。
“你爸爸那时候勤快,两家人有什么事情,他都很积极地去做。咱们这一大家子的土房,大部分都是他修的。那时候我还小,只跟着到处跑。你大伯伯当时上初中,学习任务重,在家的时间少。”小伯伯说。我想爸爸之所以这么勤快,是在努力成为两家人共同的孩子吧。所以,哪家人有事,他都要求自己以儿子的身份第一时间出现。
一个人的性格,估计是在成长的经历中就不断形成了吧,而且根深蒂固。所以,再后来,爸爸已经习惯了把苦累留给自己,也真的把这种习惯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并虔诚地坚守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