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想法读书
资治通鉴:文人读它看清天下,君子读它处世安身

资治通鉴:文人读它看清天下,君子读它处世安身

作者: 秋谷高兔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05:50 被阅读33次

读史就像看高人下棋,他们每走一步都留下来一些历史的印记,这就构成了一个棋谱的残局。我们熟读这种残局,我们就能下棋了;我们熟读历史,我们对人间的这些不同的挑战,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资治通鉴:文人读它看清天下,君子读它处世安身

在汗牛充栋的历史著作中,《资治通鉴》是最著名、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北宋司马光等撰,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目的,以历代政治大事为主要内容,注重对治乱兴衰的原因分析与经验总结。该书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体例严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具有非常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北宋到清朝,《通鉴》一直是帝王经筵上经常使用的历史教材,因而被梁启超称为“皇帝教科书”。

毛泽东为何读了17遍《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

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

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评述《资治通鉴》: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曾国藩评价此书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评价《资治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资治通鉴:文人读它看清天下,君子读它处世安身

为什么曾国藩认为《资治通鉴》是最好的经世治国之书?

因为这部书不光讲道理,还通权变,即所谓“穷物之理、执圣之权”。一本书能讲清楚道理已经难得了,除了讲道理,还通权变,懂得讲操作,这当然是了不得。据说朱元璋就对《资治通鉴》情有独钟,清朝康熙、乾隆等帝王也都阅读通鉴学习治国之道,并作“御批”(读书笔记)传世。

相关文章

  • 资治通鉴:文人读它看清天下,君子读它处世安身

    读史就像看高人下棋,他们每走一步都留下来一些历史的印记,这就构成了一个棋谱的残局。我们熟读这种残局,我们就能下棋了...

  • 篆刻习作64

    习作64-君子不由 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读资治通鉴记录的话。

  • 读《它》

    一、 读《它》意外的坚涩,大概是因为打开的方式不对。 还是3月8号那天,很阴冷的天,很阴冷的夜晚,我随手翻开中间的...

  • 读它

    你可以暴躁,同时又应该是个非常理智的人,因为男就是田里出大力的家伙! 好像家庭成员之间允许精神或感情上各自都有一点...

  • 来,读它。

    事情是这样的 傍晚的时候有些闷 就给陈臭美打了个视频闲聊 聊聊足不出户都在干些啥 就聊到现在每天读书很难 难在很多...

  • 读《它》有感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也许在你幼小的心灵深处,有着不为人知的所惧怕的东西,你是选择继续逃避恐惧,还是直面它,然后...

  • 处世—修复它

    松浦弥太郎说:“我倾向于把坏了的东西继续使用,甚至觉得东西坏掉的那一刻才是你们的关系真正开始的时候,不要急于马上丢...

  • 50段经典排比句,再也不怕仿写句子不会做啦

    1、读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 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

  • 中考作文高分排比句

    1. 读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

  • 熟记这些排比句,写作文时不用愁

    1.读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 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文人读它看清天下,君子读它处世安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it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