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八条目

作者: 四季凯歌 | 来源:发表于2017-09-02 14:30 被阅读0次

《大学》中提"三纲领,八条目",是治国平天下的准则。

“三纲领”

明明德:任何人都禀受于天,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够与天地相沟通。肯定了人类与生便有灵明的德性,人性是向善的。

亲民:在明晓自身本性善德后,帮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亦觉悟“明明徳”,使自己在行善之途上前进。

至善: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达到自然与事物发展相统一的境界。此乃明明德、亲民的一切方向。

此具重要现实意义。对我们来说,“三纲领”指出了人性本质,肯定人性向善,这是生存、生活的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觉悟”的过程,曲折坦途皆存。“至善”是社会发展的终极方向或目标,在于使心灵获得最大的解放与自由。在古代,先哲们更多注重精神层面的思考与追求,并没有想到现在的物质生产会如此丰富,更无法想象未来人类社会物质文明是怎样的繁荣。但他们指出了根本,物质文明也是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如此来理解“三纲领”更不会觉得空洞。

“八条目”

格物: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致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知: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致知。

诚意:意念诚实,不欺人,亦不自欺。知至而后意诚。

正心:除去各种不安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安静。意诚而后心正。

修身: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心正而后身修。

齐家:整齐好自己的家庭。身修而后家齐。

治国:为政以德,布仁政于国中。国治而后平天下。

平天下: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

围绕“三纲领”,得从8个方面去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为“做人”;“治国、平天下”为“做(天下之)事”。或者可以从“学习”、“生活”、“工作”三个层面来理解。

“八条目”是人类社会正确发展的基础,否则“迷茫”,背离“至善”。联想思考,其与现在提倡的勇于实践探索,实事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洁奉公,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民服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深层次是有相通之处。如此,现在的人才培养、干部教育,反腐倡廉,建设经济强国等,都是“觉醒”的必要条件。

这是从大的方面考虑。若从小的方面考虑,“做人”亦先从己开始,方能正己、齐家。

现在大家很流行“正能量”,这八个方面都是充满正能量的。生活、工作中多点“正能量”,社会的“觉醒”速度会更快,离至善也就更近。

相关文章

  • 《大学》:格物与致知 学以致其道

    《大学》有三纲领、八条目之说,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 什么是格物致知

    儒家《大学》提出“三纲领”和“八条目”,乃是人达到“内圣外王”的根本之道。明了此“三纲八目”并忠实地践行,...

  • 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中提"三纲领,八条目",是治国平天下的准则。 “三纲领” 明明德:任何人都禀受于天,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它...

  • 🈚

    三纲领: 明明德、亲民、止于止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重读《大学》续

    《大学》全文才2000余字,是儒学《四书》里开宗明义的首《书》,其重点只有两个,即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明...

  • 220#学「道」的九个层次

    儒家把自己的修行次第总结为“三纲领,八条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

  • 大学:纲领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

  • 三纲领八条目(百度转载与转言)

    三纲领八条目是指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格物”、“致...

  • 道学的三纲八目

    为了强调与新学的区别,道学找出的儒教经学上的学说,是《礼记·大学》的所谓的三纲领八条目。 道学可以说是在《易》的形...

  • 何谓整全的学问(2019-01-25)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一个完满人格的全部的“纲领”,后面的所谓八条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纲领、八条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qr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