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个月,聿人从林语堂这本《苏东坡传》的书中重新认识了苏东坡———他是一个秉性乐观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嗜酒成性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

苏东坡的一生,是随性的一生,他的潇洒清狂在他的诗词中彰显无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东坡亦是深情之人,闻初恋表妹亡讯的落泪感伤和写给亡妻的这首江城子可见情深意长——“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东坡坦诚直率的个性和光明磊落的作风促成了它宦官生涯的起起落落,他一生的政途可谓跌宕起伏,得意时在皇上身边指点江山,落魄时在他乡望月兴叹。或许王安石就是他的命中克星,通变与流俗,也是错中有对,对中有错。苏东坡与民共呼吸无可非议,然王安石的变法也有它的进步意义。苏东坡兴修水利,建桥筑堤,抗击青苗法深得民心。但王安石一心富国,不谋私利,淡薄享乐的行政作风不也就是如今所提倡的为官之道?!
苏东坡的很多惊世之作都是他在贬谪中所作,平静淡定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豪放大气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耿直豁达喜朋好友,可以和歌妓谈诗作词,亦可以与和尚高僧拜佛论道。苏东坡爱钻研,乐动手。自酿松桂酒,亲做东坡肉。他就是一个可以把痛苦和贫穷都过成诗和远方的高人。就如作者所说——“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但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轻合此书,聿人不得不感叹:东坡确为千古风流人物!于人物个性,于诗词歌赋,再恐无人能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