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776218/aede5bb74de07082.jpg)
《小鞋子》中的主人公阿里一直出现奔跑的桥段,以爱的名义奔跑,这是我在影片观后的第一印象,也是感触颇深的一点。
年幼的兄妹共用一双运动鞋,吧嗒吧嗒狂奔在回家——上学的两点一线之间,既急促又平静和安稳,就像两人都穿着鞋子,有着动人的安全感。
随后往深层思考,《小鞋子》虽然剧情简单,却阐述了大道理:再穷再苦的人都有希望和光芒,人可以忍受痛苦,但是却不能向这种状况屈服。每个人都应该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去拥抱生活!
影片主要写了阿里弄丢了妹妹莎拉刚补好的小鞋子,之后向妹妹承诺一定会帮她找回鞋子,并与她秘密交换穿自己仅有的一双球鞋上学,因为阿里与妹妹上学的时间恰好错开。故事就此缓缓展开。
一双破旧的小鞋子,闪动着哈里和莎拉的美好心灵。故事单纯,带有一种强烈的朴实特质,几乎没有在煽情上面花费功夫。
简单是美,朴实是真。有磨砺才会有成长。简简单单的剧情让我得到了心灵的洗礼,让我深有触动。
但与此同时,却可以在这些看似冷静、单纯的故事后面悟到导演兼编剧满怀深情的创作意图。
影片看起来虽然没有什么花哨的外显的技巧,但导演却利用普世手法,以及不容易被关注察觉的电影语言来讲述了这个故事,导演的一项可敬的品质,也是对观众的尊重。
影片通过孩童的视觉,真实的反映了伊朗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面貌。他们生活虽然贫苦,但是他们心地善良,非常乐观开朗。
尽管家里连买粮食都要赊账了,煮汤时还不忘要送点儿给邻居;清真寺的糖也决不拿一点儿为己用;虽然自己没鞋穿也决不忍心向盲人家的女孩要回鞋子……
这些细小的情节都体现了他们精神上的知足富有。阿里虽然只是个孩子,他却是那样的懂事。知道家境艰难,决定不给父亲增加负担,他决定自己承担责任,开始寻找鞋子……
阿里又是个隐忍的孩子。在别人误解他时也不去辩解……
同时阿里又是一个自尊的孩子。老师批评他时他没有解释,因为他不想得到别人的同情。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现在的孩子,一个个娇生惯养,专挑自己喜欢的,如果不满足他的要求,就会哭闹,不达目的不罢休。他们一点点的委屈都受不了,而且想到的都是自己,对长辈很不尊重……
他们是不是应该从阿里身上学到些东西呢?
女主人公莎拉也是个可爱懂事的孩子。在妈妈生病的时候,她和阿里几乎把所有的家务都做完了,最难得的是,她坚守诺言,无论怎样也没有跟爸爸说丢鞋子的事,还愿意穿阿里那双又脏又大的鞋上学。
现在的孩子别说让他们穿别人的大鞋,就是自己的鞋如果旧了,不喜欢了,也不会再去穿的。甚至会挑自己喜欢的穿,挑名牌要。
这大概就是穷人家的孩子早懂事吧?
影片中最感动的是阿里赛跑后的情节,他一心只想得到季军,获得一双球鞋送给妹妹,却不小心跑了第一,对妹妹的诺言不能实现了,他难过地哭了。
摄影师给他和老师拍照时,他头也不抬,只是低头落泪,而他的老师却笑得合不拢嘴,一点也没觉察到阿里的悲伤。
一哭一笑,多么鲜明的对比,这一手法很有效果,因为在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孩子的纯真!
影片最后,阿里最终没能给妹妹赢回一双鞋,他怀着伤心的心情,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脱下鞋,把满是小水泡的双脚伸到池水里,抱着腿将头埋得低低的。
这时,一群小金鱼游到他脚下,摆着尾巴,好像懂阿里似的,亲吻着他的脚,安慰着他……而此时,爸爸在店铺里买了一双鞋正将骑车回家……剧终,留下了很多空白让人想象而一切又都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希望……
留影片中有很多奔跑的桥段。在看影片的时候,我们如同被镜头抓住一样,摄影机拍摄手法似乎是减少了对奔跑角色前方空间的表现,这样就算是悬念吧。
也就是当角色移动的时候,我们其实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他在前面是不是有个障碍物,接下来会不会出事,于是事件就如此时一样被尽可放心了。
影片有一些前景强调了角色奔跑的速度,更强化了这种悬念。
又比对光的效果,结尾处,阿里双脚放在石头中的时候,导演设置的镜头和光源的角度,让阿里身边的池水闪耀着斑驳的光。
或许对一个导演来说,这种程度的抒情已经是主人公对自身情感的最大化表达了。
我们在写作时是不是可以借鉴这样一种手法呢?我没有试过,但是恐怕想要表现出来还是需要深厚的功底的吧。
说起来,一个看似不是无话可说的电影,常常是会表现出一些不易察觉内容技巧的,而这种技巧化无形之中于有形的做法,这是对不懂影视语言的观众最为尊敬和友好的。
收回电影影片的技巧,影片内容讲述了阿里和他的家人们在贫穷所带来的各样强大的生活压力之下,坚守善良的本性,努力坚持下去的故事。大大小小的苦难与挫折似乎不知道在哪一秒就会来临。
说实话,导演对于贫穷的表现非常写实,现在很多观众并没有相似的经历,或者是同样的文化背景下,都同样能被感动,可以了解到电影故事背后所刻画的人性是无界的。阿里,他们一家在贫穷和困苦中保持着自己的善良,他们用尽全力去生活,从未用不易的手段去获得过什么。
他们也出卖同情,看到女孩的父亲是瞎子,以后便不再追问小女孩的鞋子了。
阿里费尽全力,却没有获得第3名,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鞋子时,他看起来太精疲力竭,他心里劳苦,但他可能不知道的是,一些美好正在等着他。
比如父亲马上要带回来的新鞋子,比如池塘里,那如同天使般小金鱼的境遇。
我们在电影《小鞋子》中,感受到了阿里爱的奔跑,本来小孩子的奔跑是很寻常的,这是孩子的天性。
但影片中我们却能解读到奔跑的象征意义。
阿里和莎拉的奔跑象征着生命与希望,是悬崖边最炽热的光芒。奔跑也代表着他们的天真可爱和小小心思,他们努力守护着这个不可以告诉大人的秘密。
当奔跑停下来,意味着掩护阶段性的结束,小孩们松一口气,啊,好险。
这个奔跑代表着小孩子简单分明的是非观,他们觉得错了就是错了,没有模棱两可和复杂的考虑。
最后,哥哥决定参加马拉松赛跑,而且给妹妹保证说一定得到季军,因为季军的奖品是一双球鞋。
然后阿里拼命奔跑、咬牙奔跑、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奔跑,最后奔跑的结果却没能如愿!
每一次的奔跑都有不同的意义,或者为了人生、或者为了家人、或者为了生活、或出于本能,或是出于对父母呵斥的畏惧,或是出于对爸爸辛苦做工的体恤,或是出于对家里贫困处境的担忧。
但做好眼下的事,维持生存着的秩序感,又何尝不是对命运的抗争,何尝不是朴素的梦想。可以想象阿里和妹妹若没有隐瞒,早早告诉父母鞋子丢了,他们上学的日程、家庭开支的平衡都将被打破,而阿里守护了这份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