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有了要为90后正名的冲动,是在2017年年初的时候,接下来,我就讲两个关于90后的事儿。
一

我不是多话的人,对于第一次见到的人也不会多热络的去沟通。因为觉得与其花时间在不对性子的人身上浪费口舌,还不如实实在在的讨厌一个人来的纯粹。
放寒假时,有个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亲戚来我家吃饭,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是一眼料到头以后不会有交集的人。
但是呢,作为根正苗红的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该尽的礼数还是要尽的。但是!!!之后的事儿才让我发现,这一顿饭吃下来,“礼数”可就只是我一个人的事儿了。
人家刚进门,父母忙着和他说话,我呢,就赶紧烧水沏茶倒茶,多余的话也没说几句。况且,你倒是见哪个90后能和60后的人唠起来,都说3年一代沟,我和他的代沟恐怕都能隔出无数个华尔街金融风暴前后的证券交易所。
可是没想到啊,人就因为这事儿还记恨上我了,吃饭接近尾声,也喝了点儿酒,竟然拿出好多年前当领导的派头,开始指点江山了。当然,我理解他很久没有指挥人想要说教的念头,也接受他说的内容。
但是,你吃着我家的,喝着我家的,还要当着我父母的面替我父母教育孩子。这和在我家拉屎还嫌马桶不好用不是一个性质嘛。这合适吗?这难道是符合“礼数”的吗?
说出来的话如果只是为了吹擂你见多识广,有阅历有经历,以此来增加存在感,那这和哗众取宠有什么差别呢?既然这样,类似的话还是少说为好。
人习惯忘记自己年少时的感觉(除了初恋),当初的你是不是也不那么乐意听说教,既然自己当初不愿意接受的,那现在又何必拿当初那一套来恶心人呢。
孔夫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想要的尊重,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推己及人对别人的尊重。
所以,90后的骂名,有一部分并不那么客观,而是一些人不理解不尊重的必然结果。
是,我们90后年轻,做事不够稳重。但正因为年轻,我们每一天都在努力成长,也努力想要向他们口中的优秀前进。
二

都说90后担不起事儿,90后自私自利~~~~当初是不是也有人这么说80后来着。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群体,任何时代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好有坏,你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不恰当行为否定一群人啊。
我妈有天试探性的和我说:你们90后啊,做事儿挺不顾后果的,不过你可能是因为还有个妹妹的缘故,考虑的多一点儿,没有这毛病(一不小心又夸了自己)。
我当时就在想,这是哪个败家90后坏了我们90后的名声。
后来,听我妈说了她所在单位的这个90后的种种奇葩事儿(我思来想去只想到这么个形容词给她,因为别的词都形容不到精髓,奇葩这词不仅简单还有内涵,形容她正好)。
当时真的一点儿都不怪我妈对90后的评价。怎么说呢,如果对那个人的事再复述一遍,一定会拉高我对蠢的认知。
举几个小栗子:刚来单位没几天,成绩还没做出来,单位评了优秀职工,没有她,结果跑到领导那儿“要说法”;
看到一个同事的工作比她的少,又玻璃心了,觉得领导对她不公平,要求领导给她换,这领导也够腹黑,直接给她换了,换了以后才告诉她,实际上那位同事的工作量是她的两倍。
按道理自己作的死,怎么也得自己承担吧,结果人家不,厚着脸皮又让领导给她换回去(这位90后的奇葩事儿一箩筐,几天几夜都讲不完,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当然,还有打小报告这种一年级孩子都不会做的事了,不对,是幼儿园孩子都不会做的事。
说到这儿,你也对这个90后无语了吧。不过这件事里的重点不是90后有多奇葩,而是做这奇葩事儿的是个90后。
世界这么大,奇葩几零后都有,不单单90后。这种人的黑锅,我们正经90后坚决不背。
其实无论隔着多少年岁,有多么深的代购。愿意推心置腹的去理解,才是能够跨越时代的沟通法码。
如果你是90后,在评论和我说说你听到的对我们90后的不中肯评价。
如果你不是90后,也在评论说说你对90后的评价。
因为,总有一天,90后会在评价中变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