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江雪读书社好文收录专题散文
第四十一章 最早的抗倭英雄吴潜

第四十一章 最早的抗倭英雄吴潜

作者: 快乐人生老陈 | 来源:发表于2022-07-20 11:29 被阅读0次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徽),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南宋后期名臣,诗人。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高中状元,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曾官居宰相,却屡遭贾似道等奸臣排挤陷害,最终竟为宵小之徒下毒害死,年六十八。德祐元年(1275年)获得平反,次年追赠少师。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

    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拼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御带:官名,李珙,生平不详,作者好友。垂虹亭:位于今江苏吴江市长桥上。

    词意:

    什么原因让你离开官府翩然离去?是云游湖海、与鸥鹭为伴以及出没烟波雨浪的归隐乐趣?原来是报国无门而怨愤自伤,空怀济时之策而无人可以倾吐。咱经过垂虹亭时一定要停下扁舟,好好品尝下闻名遐迩的鲈鱼。

    为了能让你多留些时日,我愿拼死一醉;(然而仍留你不住)那么就高歌一曲,伴你踏上羁旅征途。可天大地大,江南江北,何处才是你的归宿?世事纷扰,人心不古,美好的年华竟随时光流逝被消磨到了这般地步。抬头怅然一笑问青天,何以如此,它不解人意,默然不语。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语浅却情深,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理解、同情,同时也对朝廷的昏愦无能表示了强烈愤慨。词人通过抒写李珙的遭遇,实则寄予了个人的身世感慨,所以这首词亦是自况。

    吴潜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好,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词风激昂,感慨颇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忠贞刚直,贤明厚道,是南宋末期的一代名臣。除了文学上的造诣,他在军事以及水利方面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宋朝后期,来自日本、高丽的海盗就已在东海兴风作浪胡作非为,对东海边防构成了威胁。时任沿江制置的吴潜,设立《义船法》,广征民间船舶充作战船,以致瑞安、永嘉、乐清、平阳等4县被征了5080艘民船,大大加强了东海一带的战船防卫力量。同时他又设定水军“海上十二铺”,构成一个海上长城,对敌寇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

    明朝冯梦龙对此评价道:“海上如此联络布置,使鲸波蛟穴之地,如在几席,呼吸相通,何寇之敢乘?”

    可以这样说,吴潜是中华民族最早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吴潜任浙东制置使时,在宁波勤政爱民,兴修水利,贡献重大。他主持督造改进的它山堰,是中国古代闻名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他有关水文观测的三条线法则,是中国水利科技史上的重要发明;他任上修建的鄞西高桥,在建筑史、军事史、交通史、民俗史上都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可惜这样为国为民造福百姓的好官,生错了年代,最终竟没有善终。

    确实,在这到处充满乌烟瘴气的没落时代,即便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他也始终身不由己,心力交瘁。

    江城子

    家园十亩屋头边,正春妍,酿花天。

    杨柳多情,拂拂带轻烟。

    别馆闲亭随分有,时策杖,小盘旋。

    采山钓水美而鲜,饮中仙,醉中禅。

    闲处光阴,赢得日高眠。

    一品高官人道好,多少事,碎心田。

    如果我们还记如得,王安石归隐时曾填过一首《渔家傲》,结束三句是“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完全是一派幽居之乐。同样是罢居退隐,同样的言语温润恬淡,情致悠闲洒脱,但《江城子》歇拍三句,却道出了一个正直官员的心曲,以及对人间世事诸多的无奈。

    我想,除了个性的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个开明风雅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吴潜的人生走到了尽头,南宋的气数也快完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四十一章 最早的抗倭英雄吴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xl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