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明代最搞笑的“文青”——令人捧腹的《游高梁桥记》

明代最搞笑的“文青”——令人捧腹的《游高梁桥记》

作者: 丁大虾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22:54 被阅读49次

   明朝万历年间,湖北荆州公安出三兄弟,老大袁宗道,老二袁宏道,老三袁中道,俱为散文名家,史称“公安三袁”,是中国文人中的特别一类,是当时文坛的非主流派。怎么个非主流,就拿老三袁中道写的《游高梁桥记》来举例说明。

   袁中道和他的哥哥同在京城作客当北漂,写了篇《游高梁桥记》,记述他在这个景点的一次完全失败的春游,记住“完全失败”这个词。古来文人写游,无不记其兴,而袁中道却写败兴,也就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字。

   写出门的尴尬――――先是写他和他的哥哥,“沟渠淤泥,委积道上,羸马不能行,步至门外”,那路泥马弱、举步维艰的尴尬状跃然纸上。继而写这两兄弟到高梁桥后,发现春意毫无,积冰尚存,已“三月中矣,杨柳尚未抽条,冰微泮”,一副惆怅失望之情,真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写沙霾的侵袭――――来都来了,没有办法,只好“临水坐枯柳下小饮”,谁知刚谈得有些意思时,“飙风自北来,尘埃蔽天,对面不见人,中目塞口,嚼之有声”,碰上这样的风沙天气,简直是大煞风景。好一句“中目塞口, 嚼之有声”,各位看官这辈子都没尝过嚼沙子嚼得郎朗有音的滋味吧。

   写归家的狼狈――――于是,这两兄弟只好打道回府,“已黄昏,狼狈沟渠间,百苦乃得至邸”。接下来的一句就让虾哥哈哈大笑了:“坐至丙夜,口中含沙尚砾砾。”回家了半夜嘴巴里还是沙石充盈,真可谓“收获颇丰”啊!

   写北漂的困惑――――他不由得想起远在湖北公安县的老家,叹了一口长气,说:“噫!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杂花烂城野,风和日丽,上春已可郊游。”接着他问自己:那些达官贵人不得已住在京师者,是为了官职;那些游客山人不得已住在京师者,是为了衣食;而我自己,袁中道很坦率地承认:我无官职,虽多次谋求也弄不到手,估计再努力也未必见成效,何况家中还有些可以糊口的薄产,那么我“舍水石花鸟之乐,而奔走烟霾沙尘之乡,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忙着好好的小日子不过,跑到北京来受罪,看来自己都蒙圈了。

   写豪迈的自嘲――――最后他觉得这次失败的春游,还是值得一书,书什么呢?“书  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颠倒而无计算也。” 在中国文人中间,痛陈自己颠倒者有之,但指斥自己“无耻” 者,具有如此自审精神,而不怕出自己丑者,他是第一个。

   袁中道是“公安三袁”中最年少的一位, 也是很落拓不羁的一位。二十岁时,曾随其兄,到湖北黄安,拜见过“狂人” 李贽。从那次当面受教之后,“胆量愈廓,识见愈朗,的然以豪杰自命”。在《游高梁桥记》中,他敢于这样剖自自己,也有他对于当时文人嗜进之心的批判。他既不能例外地同流合污,与其被别人骂自己,不如自己骂自己。袁中道以“无耻” 二字来结束这篇文章,除了继承了李卓吾式的狂狷以外,更多的还是他的自信,他的豪气,他的胆识。

相关文章

  • 明代最搞笑的“文青”——令人捧腹的《游高梁桥记》

    明朝万历年间,湖北荆州公安出三兄弟,老大袁宗道,老二袁宏道,老三袁中道,俱为散文名家,史称“公安三袁”,是中国文...

  • 青桥半年记

    竟然这么快 , 以至于还没准备好。没准备好记录这件事。 青桥就已经半岁了。好像学会翻身不过是昨天,长了牙齿也才刚刚...

  • 【丁香结】一桥烟雨别时舟(周邦彦体)

    渔人拙笔 门掩桃花,梦回春草,可记当时游否?忆小船烟柳,怪听雨、打湿伊人红袖。细风斜苇岸,人归去、拥桥执手。青芦红...

  • 《渡仙桥 —— 三清山记游》

    《渡仙桥 —— 三清山记游》 文/蓝夜 飘飘渺渺 没有故事 没有传说 也没有仙凡美丽的邂逅 回首寻觅 何处是红尘 ...

  • 青桥临世记

    青桥,你爹的网名是刘若一,外号水怪。一度想给你取名字也叫刘若一来着。你娘不懂这名字内容深邃,非拦着,扛不住呀。 不...

  • 短篇‖爱妻的人

    1 八月是一个孕育着丰满的生命,又充满未知的季节。 在北方,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梁梗油青的刚高过头。在南方,碧水里...

  • 千岛湖记游(手机风光摄影)

    七绝•千岛湖记游 悟其道 青溪...

  • 绝句三首――巴中思

    (一) 最忆少年任轻狂,扑向青山似飞翔。 横桥江头戏乳燕,绿荫怀里捕夕阳。 (二) 诗圣留言记此游,清江一曲抱村流...

  • 家乡美景‖北京的桥

    “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北京的桥啊瑰丽多彩,金鳌玉栋望北海,十七孔桥连玉带,高梁桥龙王那个把呀把水卖,金水桥皇上挂呀...

  • 静走

    跨越祁门路 游从缘惜桥 晴湖盈碧水 绿桂向青霄 冷蕊妆容笑 高菖屈指招 初秋霜未染 静走最逍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代最搞笑的“文青”——令人捧腹的《游高梁桥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ym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