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说,他不记得对父母的爱,小时候是怕他们,大了是烦他们,后来是想起来他们就难过。
如果你怕一个人,大多数情况怕会转变成恨而不是爱。
中国的父母,向来不愿意表达对子女的爱,整天挂在口头的是多么大的责任,是养育孩子的辛劳,让孩子一生下来就觉得欠他们的。说的很多的是父母给你生命,给你一个家。可是,如果你不愿意的话,可以不给啊,不生孩子就可以了,自己生了孩子,再来抱怨孩子是什么道理?
有的父母喜欢表现的特别悲情,在家庭里在婚姻里受的苦和累全都算到孩子的头上,好像如果没有孩子就能过多么幸福似的。
除此之外,他们肆无忌惮的践踏孩子的尊严,各种打击,嘲讽,冷热暴力交替使用,就为了让孩子臣服听话。做一个愚孝的人来实现他们在家庭的统治地位。他们对自己从来没有要求,对孩子是一边鄙视,一边要求要非常优秀。他们鄙视孩子是因为自己的自卑,他们同时望子成龙又是自恋。他们喜欢在自卑的深渊和自恋的顶端享受冲浪般的刺激。
他们说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不望女成凤,那他们从不想想自己成龙成凤,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从一个孩子长大的。自己整天对孩子抱怨生活多么的无奈心酸,都是因为孩子。假如他们说的成立的话,那些没有生孩子的家庭应该是最幸福的。
他们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于是他们从来不认错,特别是在孩子跟前。他们要保持他们所谓的权威。他们永远都对。他们打孩子是爱,骂孩子是亲,他们不搭理孩子是因为累了,他们道理特别多。孩子要理解父母的各种难处,把他们所有的行为合理化,美化,神化。
父母渐渐老了,头发白了,牙齿掉了,老眼昏花了。他们交还了部分的话语权,然而还有孝顺这个紧箍咒。
有的父母不能给孩子帮助,反而喜欢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他们年轻时错过的许多快乐,年纪大了要补过来,他们不希望孩子有空间,有隐私,有秘密,他们还希望掌控一切。尝过权力的滋味的人,就不想再放手,人人如此。
那些天天打着骂着孩子要成功的父母们,自己是否成功了,王朔说,所谓的成功不就是挣点钱让傻逼们知道么,就是衣锦还乡,面子有光。从来不讲究里子,净讲究面子了。
中国的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完全被孝文化掩盖了,然而孝的本质是什么,是顺从,正所谓恭敬不如从命,古代当官需要举孝廉,可见孝顺的重要性。人人在家顺从父母长辈,出去则顺从长官领导。就像让你立正稍息一样,服从命令。便于管理罢了。
中国的亲子关系,矛盾而粘稠,如一锅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纠缠,然后说,为了你,为了这个家,如何如何,好像如果没有家,他就能成为牛顿一样。真搞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