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总是在11月7号左右来临,“立”为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的意思并不那么简单。古籍《月令七十二候季集解》云:“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就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经藏起来准备冬眠了,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更意味着万物收藏,规避寒冷。因此有《立冬》诗云:“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四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民间习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但其实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冬季并不是同时开始的。按照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方为冬季,通常情况下,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七月上旬就已经进入漫长的冬季,10月中旬,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先后迈入冬天的门槛,而在11月底小雪节气期间,长江流域才开始看到冬天的景象。中国古代在立冬日,天子要率领文武百官举行仪式,迎接冬神,在民间,农民,老百姓就会祭祀地神,表示感谢,同时祈求保佑来年的丰收,立冬就意味着冬季的开始,天子要率领群臣迎冬,同时在古代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因此其地位不言而喻。
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意思是到了这个时候,水开始结冰,土地开始冻结,野鸡伏藏少见,大蛤出现在海边。因为天气日趋寒冷,野鸡一类的大鸟已经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颜色,形状与野鸡相似的打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冬天变成了大蛤了。立冬在古代同时也是一个节日,在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行迎冬之礼,奖赏为国事而死的臣民家属,并要赏赐群臣冬衣,抚恤孤寡,以安社稷。而在汉族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风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诗人李白在《立冬》一诗中写道:“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立冬之夜,笔墨都冻凉而懒于写新诗,一个小炉,温一壶美酒,醉看点点墨花,好似那一地的雪花竟是月光一般。笔墨都冻的凉了硬了,诗人也乐的清闲,只想与温暖的炉火和甘美的琼浆相伴,“一篇诗,一斗酒,一曲长歌,一剑天涯”的洒脱和豪放一直是诗人的生活状态,微醉中看到窗外一地月光,恍恍惚惚以为下雪了。立冬时天气的逐渐寒冷,人们对得以休息的黯然舒适,农忙已经结束,女子在家絮叨,男子陪着女子们唠嗑,开始一年之中为数不长的农闲享乐时光。乡村的节奏开始变得不紧不慢起来,猫儿狗儿懒洋洋地追逐着太阳,追逐着一份温暖。农人有了闲暇,围一个火炉,沏一壶浓茶,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开始了神仙般的日子。不知谁家的门口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在迎娶穿一身红衣的新嫁娘,把一个寒冷的冬日闹得热气腾腾。立冬了,一切的一切都开始孕育,农家孕育着一个新的希望,大地孕育着一个明丽的春天,一切都美好着,激情澎湃着。
古人认为,立冬到来,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为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发做准备。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中医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应该是一个养精蓄锐的季节。古代秦朝时,秦始皇是把十月定为正月的,就是农历十月,冬天才开始。而冬藏过程过程,就是养正,因此也为四季之始也,这跟道家思想的循环演变,事物相互转化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我国各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迥然有别。同属冬令,北方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温热食品,如牛羊肉等,热量足,抵抗寒冷功效很好。而在长江以南地区,虽然已经入冬,但气温相比北方地区要温和的多,所以进补应该选择甘温之物,例如鸡鱼等,显而易见,补冬是为了适应自然变化而做出的主动调整,是人们世代相承的自我防护和保健方法,对于北方的人们来说,立冬之日,吃上一次热气腾腾的饺子,才算是过了这个节气。可是为什么是吃饺子呢?饺子来源于“饺子之时”的说法。交为交替,交接,立冬是秋冬之交,不能不吃。北吃饺子南吃葱,铜锅羊肉好过冬。 那么不用说,这肯定就是火锅的前身了,在清代宫廷,立冬的规矩是吃涮羊肉,因为羊肉属温补,热量高,有利五脏,五脏热了,自然就可以抵御冬季的寒冷了。而乾隆皇帝在他的寿辰上,邀请全国老人齐聚宫廷,针对如何吃饭就成了大问题,有人提出用炭火热水涮着吃,千叟宴由此产生。随着生活的变迁,老北京铜火锅也就逐渐产生,这种火锅讲究铜锅炭火,汤底澄清,只需要加入姜片,葱段等,炭火烧的锅里清汤滚热,拿着筷子夹起红白相间,薄而不腻的羊肉片,在汤里一涮,就着冷的麻酱料,入口即化,酱香肉香合二为一,看成人间美味。
北京的冬天,漫长而寒冷,从前的人们没有那些空调暖气,但是冬日里也同样有不一样的乐趣,靠什么把气氛搞热,除了铜锅里的炭火和热气腾腾的饺子,就是着虫鸣了。冬养秋虫是入冬后的一个古老的民俗,说起玩虫,那真是北京人的一大乐呵,而且不分地位贵贱,都有介入。虫的种类也是花样繁多,蝈蝈儿,蛐蛐儿,金钟,油葫芦等,而这当中最受青睐的是蝈蝈,蝈蝈虽是微虫,却大有来历,最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三国的陆机在《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中记载:“大小如蝗也,奇音,好在茅草中。”《燕京岁时记》中有“京师五月后,则有蝈蝈儿沿街叫卖,每只不过一二文”的记载,而玩蝈蝈的这项运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市民百姓,均乐此不疲。但是现在在北京花鸟市场上,一般的蝈蝈都是人工培育出来的,但也侧面反映了这项乐趣在北京人心里的地位。蝈蝈儿以前叫鼕斯,这种鸣虫发出的声音里边带有“蝈蝈”的音调,因此有此称谓。有首词写道:“二哥不叫叫三哥,处处相逢把式多。忽的怀中轻作响,葫芦里边叫蝈蝈。”在精美的葫芦里边,蝈蝈可以避免严寒的侵袭,成功渡过冬天。清代《帝京岁时记胜》中写道“蝈蝈能度三冬,以雕作葫芦,银镶牙嵌,贮而怀之,食以嫩黄豆芽,鲜胡萝卜,偶于稠人广众之中,清韵自胸前突出,而悠然自得之甚。”
相比于汉族的仪式习俗纷繁复杂,立冬对于聚居在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来说,重要性体现在他们的餐桌上,此时有一种必不可少的食物,正是在立冬时制作的—辣白菜。对于东北地区的人们来说,储存食物是立冬前后的重要功课,冬季时间长,温度低的气候特点,决定了新鲜蔬菜的种类较少,却也适宜辣白菜等腌制蔬菜的保存。“辣白菜”,朝鲜语为“吉木其”,立冬前后选择有菜心的上好大白菜,洗净放入盐水中浸泡一晚,取出沥干水分,将混合好的调味酱料均匀地涂抹在每一片叶子的表面,然后将白菜整齐摞入容器中,密封严实,藏于地窖或阴凉之处,令其慢慢发酵,半个月左右就可食用。
立冬以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始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此时宜食温热之物,勿受风寒。古代饮食调养遵循“秋冬养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随气候变化调整饮食习惯。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的热量较高的食物为最佳,同时注意新鲜蔬菜的食用,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有《立冬》诗云“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虽说冬月冷,但是农事清闲,寒窗苦读在今朝,金榜题名复明日。伴随着即将开放的梅花,步伐缓缓进入小雪节气。“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出梅花一锭香。”北方的雪景逐渐成为之后的主角。《论语》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冬日里的时光闲散而优雅,玩,其乐无穷,吃,其乐亦无穷。
>�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