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乘风破浪的姐姐》的评价,逐渐呈现出,高开低走,从期待到惋惜的局面。
节目开头说的,“每个年龄段的女生,都有她自己的魅力” 越来越变味了。
最根本的诟病,是没有开始宣传时所说的。破除对年龄与性别的偏见,反而变相成为,对于成熟女人的苛责。
无论你过去是谁,有什么成就,走过什么路。来到这里,只讲吹弹可破的肌肤,火辣的身材,美丽的面孔,而这就是竞争标准。
节目组对于她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像少女一样去跳舞,否则你就是阿姨。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88978/1d322fbe15ce7880.jpg)
违和的感觉,就这么来了。
30岁40岁的姐姐,扭着自己心里,都不知道认不认可的舞蹈:cosplay鬼畜,潮流暗黑娃娃,街舞嘻哈各种酷炫霸气的舞台。
为了讨好而变得违和,难道她们平时也疯狂爱这些吗?
台下的观众喊着,
"哇30岁冻龄像20岁!”
“哇40岁冻龄像20岁!”
“哇50岁冻龄像20岁!"
请问直接找一群20岁的小姐姐不香吗?
成熟女性的美感,恰恰不在于岁月无痕,而是时光走过,一路留下的冲撞与复杂。
张雨绮第一次出场唱的经典歌曲,对比其他姐姐的最新流行网络歌曲得高分。而她被给了x牌,打了不及格的分。综艺就是综艺,流量就是王。
很多人追这个综艺,一开始期待会是走深情路线,有人生经历故事看看。
没想到就是变相的舞蹈pk,漂浮在表面,白铺垫了高价值观。
表达不出: “20岁、30岁、40岁、50岁活出不同年龄的魅力。”
这不是把人套牢吗?困在“少女感”的圈子里吗?
把成熟的女性,拉来跳千篇一律的舞蹈。
跳不好就是大妈,跳不好就是没有突破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88978/d62ab9cd3a30b584.gif)
营销鬼畜舞蹈、带感音乐,为赚得年轻观众的追捧。
反正是没把30、 40 、50岁观众放眼里,因为这些人不是新生网络消费主力军。
从前的媒体讨好她们,现在换新生代了,轮流成为被消费的一批人。
俗称“奶头乐”效应,拼命地灌输,充满多巴胺的快乐,让你沉迷在短平快的娱乐中。
所以所谓宣传的高价值观,不过被当作一张羊皮,披在一只充满商业利益的狼身上。
姐姐们对于台词剧本里,跳舞完难过哭泣的表情过了一遍,滴答2秒,瞬间变脸成嗤笑。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88978/eafe6ca18f6405b5.jpg)
她们深切明白商业营销的套路,也明白可以带来的商业价值,增加通告和广告收入,多划算呀,只不过需要讨好小年轻人的审美罢了,一物换一物。
我们不要再被表现所迷惑,换个例子讲,化妆品广告里宣传的逆龄多少岁,瘦身变美。
一直在僵化印象,告诉我们无论多少岁,外在只有一套统一的标准:
“越美越好!”
“丑女人都是懒人!”
“不打扮就是失败!”
这些打上引号的要求,难道真的合理吗?
我想说,女性的魅力不单只有“少女感”这个角度。
人生还有多种年龄的各种各样魅力,我们不应该拘束在一个年龄里出不来。
归根结底,我们太害怕衰老这件事,难以接受自己有一天也会老去的真相,因为变老,就等于变丑。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88978/21843717d0852c62.jpeg)
知乎上有人问:生活中你见过的最美的女性长什么样?
有人答曰:每临大事必有静气,自律自立自强,坦荡大方,对自己对生活有信心,胸中有丘壑,活出自己最喜欢的样子的女孩最美丽。
谁说不是呢?
世俗对女性的各种要求还不够多吗?
结婚生子的各种条条框框,
“不能太张扬嫁不出去的!”
“贤妻良母,温柔体贴才算是一个妻子该做的份内事!“
“身为一个女性,想那么多干嘛?当家庭主妇就行了,还整天出去瞎转?”
年龄和性别也许是世俗对女性最深的偏见,为了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却存在着很多的限制。
曾经主持人问:“是否在意男人对自己的定义?”
徐静蕾回答:“爱怎么看怎么看,我根本就不关心他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88978/8fb244a6367e183a.jpeg)
不是别人说的流言蜚语就是对的,不是只有年轻貌美冻龄二十岁就是好的。
大多数时候,你真的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重要的是你怎么看自己。
年轻能带给你青春活力,而阅历可以让你分辨大坑小坑,让你不随波逐流在世俗的口舌和闭塞的思想里。每个年龄都绽放着各自的美好。
周迅曾经在《表演者言》也说过:
千万不能给女演员灌输,20岁到30岁是最美好的那十年,因为随着生活的阅历和年岁的增长,你的角色才有深度。
没有人会一直停留在20岁,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美,你要做的是接受它,欣赏它,而不是排斥它。
最后我想说,每个年龄段的女生,都有独特的魅力。接受每个年龄的自己,你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你会喜欢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