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封信的内容在十多天就写好了,一直没发给你,因为我觉得写的太情绪化,尽管很多事情都是真实的发生过,但是从那时候到现在,我的理解正确吗?到底是该从历史、社会的大环境去俯瞰,还是任由自我意识和情绪泛滥?
在发给你之前,一直在修改,不想自己写的东西怨气太过,但怎么看,依然是一种愤愤不平的表达。
就像你妈妈经常说我从来不管孩子,从来不给孩子一分钱......
就像我总认为自己小时候被亏待被虐待......
前几天我跟父亲谈到过去的事,从他的角度,又是另一种故事的表达和观点,那么真相呢,对错呢?
所以,当你看到这些信件内容时,可以让自己站的远一点观望,而不是受到情绪的传染。
所以,我要做的,也一直努力的方向就是:曾经的故事,无论是我父母的,还是我的,苦也好,悲也好,灾难也好,到我这里,必须终止,统统的结束,而不是把这种命运继续带给你。
欣慰的是,你已经有了改变命运的能力,且已走在和父辈们完全不同的路途上,尽管也会有风雨,但未来是可以想象的到的美好。
相信知识是能够改变命运的,而且在中国,这是由底层向上一层改变的有效通道,尽管难度也很大,但相比其他方式,要好的多。当你以后工作了,意识到阶层这个通道时,你会了解到每向上一层,半层,那得付出多大的努力。而且,一旦有意外,随时可能被打回原形,跌入底层,那种紧迫感,会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我在高中时已经意识到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个问题,但是因为对学校和老师的恐惧,一直不曾学习,成绩烂的掉渣,想努力而根本不知何从下手。在高二时,我决定还是拼死搏一把,因为当时喜欢踢球,体育不错,想走特长生考体院这条路。
我开始学习,不会做的,先把题背下来,再请教同学,自己再琢磨,这种转变也让同学非常诧异,其实尽管我对学校和老师心怀恐惧,但从来没对学习恐惧和反感过。
不过没多久我就放弃了,当我吞吞吐吐唯唯诺诺地跟父亲说想考体院时,父亲很轻蔑地说了三个字:就凭你?
仅三个字就把我给灭了。
父亲就是这样的人,他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是粗暴、武断、蛮横,而且更是对你精神上进行冷暴力。他认为我什么都不行,什么都差,做什么事都蠢,他最善于拿别人的优点跟我的短处相比,几十年如一日地都在积极致力于对孩子的打压。
比如总是拿别人的成绩跟我比,好不容易遇到个比我还渣的,他拿人家身体好跟我比,总之就是让我觉得活着就是一种天大的耻辱。所以在对我和姐姐的教育上,他是极其失败的,非常彻底的失败,只有最,没有更。
为什么他会那样?
许多年后,当我面对咿呀说话的你时,我不得不开始总结,因为我不能走父亲的道路,更不能让你重复我的道路。
前面说到我父亲的性格特点:好强,固执,其实在这个表象之下隐藏的是深深的自卑,甚至是无底线的自卑,像个深渊,把他给吞噬了。
自卑的根本原因是来源于自己有个精神病的老婆,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孩子会有什么出息,不是小精神病患者就很不错了,况且两个孩子的表现也的确是不一般的差,不一般的蠢,不比不知道,一比掉成渣。
所以父亲对孩子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身为父亲,要支撑起这个家,要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希望孩子不会走上他的路;另一方面孩子太差劲导致内心深深的憎恶、嫌弃,在两者矛盾漩涡中,他自己也走不出去。
在小学时,父亲也不是没有对我们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指导,但没什么效果,因为在学校饱受欺凌怎么可能安心学习,再者,父亲为了家里的生计,经常长期出差,无法陪伴和监管我们的学习,没有能培养出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加之母亲又是根本指望不上。
后来,他也累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当然也更加的暴躁。这让我除了害怕学校和老师之后,又多了一个恐惧的父亲,他就是另一个笼罩在我头上的阴影,挥不去,躲不了,越不过。
他知道在那种环境下是没有出路的,所以,父亲几经努力,把全家都调到了绵阳,终于离开了那个恶魔般的小镇。
其实我估计自己有精神病患者潜质,每当上课坐在教室里,我都很端正,眼睛看着黑板或者老师,但精神和灵魂早就出窍了,进入了另一个梦境世界,在编造的故事情结里,像游弋在电影里,关键是,还养成了习惯。
真心的不可救药.......
给你留个课后作业:
一般来说,在小学的孩子很容易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看起来很乖的在听讲,其实从他空洞的眼森就能看出,小盆友的心思早就跟奥特曼合二为一了......
请问,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么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