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15:00,第十期“弘毅学术沙龙”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301会议室举行,主题为“融合的边界”。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主编,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传播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国权受邀担任主讲。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主持本次学术沙龙。
“融合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是有边界的”。陈国权开宗明义,他谈到现在许多媒体都走入了极端,认为融合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并非如此。随后他对“媒体融合”与“媒介融合”进行了概念的厘清。他指出:“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而媒体融合是‘媒体增加新闻和信息平台的数量,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二者“虽一字之差,却有本质区别”。
除了概念的不同,二者发展状况也差异明显。他列举了PDF电子版,2007年普利司通公司的彩色电子纸、报纸二维码、3D报纸等例子说明了一些媒介融合产品需求处于边缘地带,无法进行市场推广的现状。其中3D报纸成本高,投入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近些年,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也封堵了其市场发展空间。而报纸二维码更显鸡肋,阅读中途扫码麻烦且不说,最终内容呈现还是在手机上,由报纸二维码进入内容就显得多余。他用一个猎豹的比喻指出了其中症结,“猎豹为了获取极致的速度,舍弃了肌体的强壮,生物界是这样,媒介也是如此。媒介融合需要融合的媒体在其他方面做出妥协,这样弱化了各自的独特性和优势。而往往媒体在生产竞争中需要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勉强应对竞争。”
相较于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体融合大体是成功的,但盈利能力较差。陈国权点明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建议——新媒体需要新思路。传统媒体运作新媒体应使其独立自主,需按其自身规律发展,摆脱“拯救报业”思路的羁绊。新媒体行业存在着赢家通吃的现象,媒体办的电商被通吃,新闻客户端也在逐渐“沉睡”,体现着由旧思路指导带来的是竞争力的失落。互联网服务有着潜在规律,其利用的是人性的弱点,而新闻在这方面竞争力稍显不足。因而传统媒体在运作新媒体时应重视产品功能的建设,细分市场,确定定位。
思路指导实践,他指出传统媒体运作新媒体应采取“聚焦”战略。“聚焦”为何?他提出了三方面内容:诉求聚焦、业务聚焦、竞争力聚焦。媒体融合在运作时往往目标不明确,希望兼顾拯救传统媒体、占领舆论阵地、争做新经济增长点这三个诉求,而这三者中,他指出最为重要的是对舆论阵地的坚守。针对媒体运营中业务日渐庞杂的问题,他指出应减少业务单元,整合渠道,降薪裁员,淘汰落后产能。运作理念也应变革,现在传统媒体在运作新媒体时应扬长避短,发现新媒体中茧房效应与群体极化等缺陷,报纸也可借鉴电影、广播重新焕发生命力的经验,重塑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独特价值,努力成为高端媒体。
在提问环节中,陈国权就同学“如何评价媒体一些在当下看来错误的行为在整个媒体发展体系中的意义?”的问题,给出了回答,在决策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决策者有其考量,而有些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是决策者为了个人利益。
在本次学术沙龙的总结发言时,董天策指出,无论是在老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中,独立思考、批判思维都有着重要意义,并勉励同学们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善于领悟,于不足中谋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