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南方·北方》(二十九)

《南方·北方》(二十九)

作者: 椰岛晓露 | 来源:发表于2024-07-28 08:44 被阅读0次

沐静和椰岛晓露相约,一周一次练习,写下我们的南方和北方的风景、民俗、人或事等。文字不争高下,相互成全与陪伴写作最为宝贵。两人单发,链接对方。 

 《南方·北方》第29篇。


  400年前明代海南大地震:琼山72个村庄陷落海底

沐静说,今天是唐山大地震纪念日。1976年7日28日,唐山大地震,一个难以忘记的日子,一段难以忘记的历史。我说,海南也有地震,其中有很多村庄直沉海底的一次地震。于是,我们相约写一下地震。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它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地震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可怕的、难以预测的地质灾害,在历史上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而如果地震发生在沿海地区,还可能会因为地震引发的海啸、土地塌陷、海水倒灌等给当地的居民造成更大的伤害。琼北大地震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琼北大地震(又称琼山大地震、琼州大地震)发生于1605年7月13日午夜,即明朝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震中在如今海口市江东新区的北港岛附近,海口东寨港、铺前港、北创湾、东营港,以及海口长流、临高马袅一带茫茫海面就是当年大地震的产物。至今,四百多年前的那场大地震留下的裂沟还在,叫做“绝尾沟”,横贯于东寨港海底,深10多米,宽20多米。沟东的古河道上,至今仍有一座石桥横跨河道两旁。

本次大震有震感范围颇广,北部跨越南岭至湖南临武、广西桂林,东北至粤东惠来、潮州(海阳)一带。

据专家考证,这次大地震是海南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海底村庄,成为国内惟一的地震陆陷成海遗址。当年震级7.5,极震区最大烈度达10度,震源深度15公里,地面一次垂直升降幅度最大7-10米,72个村庄(一说100多个村庄)一夜之间从地表消失、沉入茫茫海水中,死亡人数超过3300人。琼北大地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还造成了“一夜间桑田变沧海”的地质奇观,形成了我国迄今为止所知的唯一一处因地震造成陆陷成海的地震遗址。

地震后的惨烈景象,我们是难以想象和还原的,在清朝康熙年间写成的《琼山县志》有记载----

五月二十八日亥时,地大震自东北起,声响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尽,城中压死者数千,地裂,水沙涌出,南湖水深三尺,田地陷没者不可胜记,调塘等都田沉成海计若干倾。

另有民间族谱记载了地震的一些侧面----

《郑氏族谱》记载:

明万历三十三年间,天祸演顺二图。其地震支,忽沉有七十二村。聚居者,悉被所陷;外出者,方免其殃。惨哉,山化海,为演顺无殊泽国,人变为鱼,田窝俱属波巨。

《饶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地震,沉陷七十余村,今北乡湾等处即其湮。”

《林氏族谱》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东西桑田变海,茔域尽归荒渺……”

又有记录本次地震文字:

“初如奔车之辗,继如风揖之颠,腾腾掣掣……寝者魂惊,醒者魂散……文庙、城隆庙、社稷坛及各神祠,则又见金碧威仪荡然澌败……”

海底村庄的发现,是上个世纪末,渔民们在水底惊讶地发现,海底藏着许多独特的村庄,并且这些村庄似乎有人类生活过的蛛丝马迹。其中一个村庄可以看出东侧竖立着几个古老的牌坊,村庄的中心有一座宏大的宅子,门上挂着保存完好的匾额,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渔民们充满好奇地敲响了门环,希望能有人打开大门并询问他们的来意。在宅子门口,两只威武的石狮子更加凸显了宅院可能是乡绅居住的地方。此外,村庄还设有一个磨盘,渔民们猜测这可能是用来磨豆腐的地方。

陆陷成海遗墟的分布达百余平方公里,包括数十座古村、坟场、牌坊、桥、树、耕地、盐田,以及地震裂痕沟和沙土液化冒水喷沙带等。

那片土地上的村庄、农田、盐田、树林、桥梁,还有一些河流、支流等被摧毁殆尽,而唯一奇迹般存活下来的,只有位于震中地区的北港岛,面积大约2000亩,至少存在着。

现在,在琼山演丰镇海边,在退潮的时候,在铺前湾至北创港,东西长10公里、宽1公里的浅海地带可见阡陌纵横的古耕地。从东寨港至铺前湾一带海滩上,古村庄废墟遗址隐约可见:透过清澈的海水,可见玄武岩制成的石板棺材、墓碑、石水井和舂米石等有序排列。这些有意无意地提醒世人海底村庄的存在。

想要一睹“海底龙宫”全貌,可没那么容易,得18年一次呢。每隔18年发生一次天文大潮,海水会退下去十几米,海底村庄就会显露出来!每年四五月间,是“海底村庄”的最佳时间。现在部分村庄遗址有的已被淤泥掩埋,

有的已被海浪冲毁,越来越难睹真容了。

当地林市村70多岁黄宏远老人的父亲黄习录,在他抄译的《黄氏家谱》“地裂志”中文尾记载:“人世沧桑,地震改变了此一带的地理,截断了与铺前市的半海陆路线。原来儒林村(现在的林市村)一带与铺前市之隔离仅一衣带水,只要向北淌过一条小溪沟,沿茄椗林走上去便到铺前市。这一带农民常到铺前做买卖。每年秋末冬初,农民们赶着自养的肥牛,跨溪流、越铺前,赶到锦山市变卖,转口到香港。”这个资料说明地震带来了地理山川的变化,而且黄宏远老人和村民们也会捡到一些砚或石物件。黄宏远老人发现,海滩上的石物件如石床或石椅,近年不翼而飞的越来越多,说明保护地展遗迹刻不容缓。

海南还没有专业水下考古组织,不知要等多少年,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才能被考察和还原。那如果可能,要如何重现400多年前的部分或某一个村庄,让后人了解明代地震的情况。

省内外文博专家认为,这份集自然、历史、人文内涵于一体的古地震遗址,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考古价值和旅游价值,应当力保。然而,今天当人们探访海底古村废墟时却发现,一些大件且完整的遗物已不翼而飞,遗迹的保护更无从谈起。

相关文章

  • 南方南方,北方北方

    北方 小时候,我妈跟我说我出生在格尔木,那里是大西北的高原,荒凉凛冽。 我浑身缩成一团,心想:“那里是个什么地方呀...

  • 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

    自从认识了那条奔腾不息的大江, 我就认识了我的南方和北方 …… 每当我曾经表...

  • 南方,北方。

    (给我的254班和你们的254班) ____ 漢 霖、 ...

  • 《南方、北方》

    《南方、北方》 南方的天气像孩子的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有时阴雨连绵,乌云密布,有时艳阳高照,百木葱笼。...

  • 南方北方

    姑娘 你撑着油纸...

  • 北方南方

    深圳这片热土,除了有名的深圳蓝,勒杜鹃,高楼大厦,最有"特色"的地方该是蚊子和蜢虫啦。 夏天特别热,虫虫多,让我深...

  • 南方北方

    我在北方的广远里 你在南方的烟雨里 我把北方读给你听 你把南方写进我的视线里 我说北方一望无际的开阔 你说南方温柔...

  • 南方、北方

    作者: 旻月 南方的夏天 骄阳和暴雨总在不经意间切换 中午,路边的波斯菊不惧炎热,开的艳丽 傍晚,露天的游泳池在大...

  • 南方,北方

    /南方,北方 车向北开人从南来, 一路山海穷途。 我怕北方的雪, 也怕南方的炎热, 不易生长。 看过多少场雨, 才...

  • 南方 北方

    年前,听说北方下了一场雪,于是,便想方设法的在南方感受了一场大雪纷飞。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北方成了生活里最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方·北方》(二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nu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