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读书文惠书屋
论语·子罕第九·索引

论语·子罕第九·索引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4-07-24 11:03 被阅读0次

    论语·子罕第九·索引

    9.1.209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9.2.210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9.3.211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9.4.212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9.5.213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9.6.214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9.7.215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9.8.216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9.217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9.10.218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9.11.219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9.12.220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9.13.221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9.14.222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9.15.223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9.16.224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9.17.22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18.226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9.19.227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9.20.228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9.21.229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9.22.230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9.23.231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9.24.232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9.25.233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26.234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27.235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9.28.236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9.29.237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30.238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9.31.239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本篇共三十一章,从各个方面记述了孔子的德行,除了孔子本人的言论,也多有他人对孔子的评说。虽然内容丰富,孔子的政治理想、为人、学识等都有所涉及,不过细加寻绎,还是能看到本篇最核心的内容则是如何在一个变化万端的社会中安身立命的问题。孔子重视把握人类发展规律,并严格掌控自我以适应客观规律,正是这样,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人生态度,也正是这样,才使得他的言行能够超越内在的思想局限,而对后人久远地发生影响。本篇首章提出的论点是学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孔子“罕言利”是不言而喻的,在《里仁篇》,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表明了他重义轻利的基本态度。但孔子并非绝对地排斥利,关键在于利的获得不能违背道义。至于孔子罕言“命”与“仁”的问题,则众说纷纭,甚至有截然相反的解释,难以取得统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子罕第九·索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nu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