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做顺应时代的老师

做顺应时代的老师

作者: 风聆梅语 | 来源:发表于2021-11-20 23:32 被阅读0次

                    做顺应时代的老师

                    听卢志文校长讲座

          教育形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变迁,教育者非为既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站在未来理解今天,中国需要培养怎样的当代教师?


          未来的教师不是存在于未来世界虚幻的想象中,他们顺应时代的潮流,培养时代新人的的当代教师,既要面向未来,又要回望历史,从孔子、苏格拉底、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等超越时代的名师身上学习。不做挪移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肩负使命、读懂学生、重组课程、塑造品格、陶冶情感、探索创新、联结世界的“大先生”,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基。

            面向未来的当代教师,应是肩负使命的“行者”,有理想、有职业操守、热爱学生、敬畏生命、教育兴国,有为立世。

            面向未来的当代教师,应当是懂学生的“智者”,读懂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要主动适应技术变革,借助知识图谱、数字画像等学情分析工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洞察学生认知特征、优势潜能和学习偏好,另一方面,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动机、情绪、习惯、价值观等非认知状态。这些在传统教学中易被忽视,但却是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面向未来的当代教师,应当是重组课程的“能者”。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机械地只教学生教材。教师是重组课程的设计师,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整合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针对性支持。他们不仅是课程的使用者,更是课程的创设者,一方面, 合理突破固定的教材章节,以核心概念为单元进行任务设计,突出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另一方面,用完整的课程教育完整的人,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建设主体课程,弥合分科教学的不足,引导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获得真本领。

          面向未来的当代教师,应当是塑造品格的“仁者”。知识本位的教育,目中无人,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教师在知识传授、学情分析、作业批改等方面的作用将大部分被技术所代替,而价值引领、信念确立、道德养成、审美熏陶等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未来教师将从“经师”转向“人师”,更加注重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完善和价值的引领,成为塑造学生品格的工程师。

          面向未来的当代教师,应当是陶冶情感的“贤者”。教育是影响人的活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未来教师,无所不晓的“知识权威”角色一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人工智能永远无法代替教师与学生的“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教师要做充满爱的咨询者、引导者和陪伴者,做学生精神成长和情感发展的领路人。正如平克所言:未来社会,属于高情感、善合作、能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人,应是探索创新的“勇者”,一直就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但历史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强调创新,人类到了一个发展的新拐点,在这个拐点上,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求变图新。新时代就是创新能力主导的时代,教育培养创变者,教师首先要成为创变者,教育创变时行进中的创变,不能试错的创变,更是没有回头路的创变,因创变葬送的创变者和因创变者葬送的创变,总是最多的,许多创变者成为“先驱”,更多的成了“先烈”,创是伤口的意思,创新,就是伤口是新的,有新的伤口,才有新的愈合;创新,就是创而后新,以创图新。所以创新需要勇气创变,需要胆识。

          面向未来的当代教师,应当是联结世界的的“使者”。未来教师要把目光从狭小的教室转向广阔的世界,挖掘外部社会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引向学生,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增进国际理解,增强文化沟通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把整个社会当成课堂,而不是把课堂当成整个社会,泛在学习,可以使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学习任何内容。身处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从改变自我开始,重塑职业理想,优化专业要素,和孩子们一道成长,去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顺应时代的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qp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