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降雨,大家都在说仿佛回到了冬天。
这样寒冷的天气,在这片天南的土地上,于这样的季节,过往的很多年里都未曾有过。
《平凡的世界》里田二常说:“世事要变了”,这片土地上人心思变盼变多年,没想到旧有的盘根错杂的关系网坚如磐石,很多事物仅仅是表象变了,实际上一点儿都没变。实质不变,世事自然也不变。
然而在世事未变的时候,天气光明正大地先变了。一个地方人的性情、习惯、传统,甚至长相,都和周围的山水土木气候紧密相关。既然气候变了,往后几十年,新生儿将具有和前人不一样的处事风格,将对这片土地的意义做出全新的解释,将用一种新的姿态来融入周围的世界和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也许我们的民族就是在这样的变动中沉浮发展,变则通,通则达。说到这里,又想到一句影视剧里常有的台词:顺者畅,逆者亡。其实事物自有其发展规律,顺应时代自然而然发展就好,然而某些人在拥有一定调动资源的能力后,便不知今夕何夕,忘记了一切生于自然的原本规律,自以为可以逆天改命,需要所有人都对自己顺从了。
说到这里,就会想到一些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机具代表性的,就有任我行、左冷禅、岳不群。然后就会想到读《笑傲江湖》,可惜,我初读的时候,并不能读懂。
现在看来,读不懂《笑傲江湖》不能怪别人,一定是阅历太少。我记得自己第一次读《笑傲江湖》,似乎是大二时候,只读了一小部分我就放弃了,首先和李亚鹏版电视剧不太一样,,有了电视剧先入为主的印象,我总觉得电视剧更合理。
其次是书里有很多心理描写(姑且算我个人认为,我觉得里面有特别多的心理描写,大人物们总是在内心里计较),我读起来觉得很烦。
就这样,我错过了通读《笑傲江湖》的第一个机会。而后真的读懂这部书,我已经大四了。那个周末我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去往北京郊区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有一家小小的图书馆。在等待安排任务的间隙,我拿起了书架上的《笑傲江湖》。当时我还清晰地记得曾经读到哪里,于是高速往后阅读了很多章。
志愿活动结束,我回到学校,在书架深处,找到了那早已翻烂的《笑傲江湖》,一口气读完了。
等我上了研究生,有一次在图书馆闲逛时,突然看到了《笑傲江湖》。于是我在都是看《量子物理》、《李群导论》、《物理化学》等等理工科书籍的同学间悄然坐下,重温起了《笑傲江湖》。
没想到距离重温那年又过了很久,正确地顺应时代多么可贵,人一定要自知,一定要明白自己和周围环境、宇宙社会还有过去未来时空的关系。
做一个谦诚地人,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做一个顺应时代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