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用人有四个原则:
1.不将职位设计成只有上帝才能胜任。一个职位如果先后由两人或者三人担任都失败了,这就是一个常人无法胜任的职位,这个职位必须重新设计。有效的管理者,第一项任务就是将自己管辖下的职位都设置的合情合理。一旦发现职位设计不当,立刻重新设计,而不是寻找天才来胜任,组织的好坏不是由天才来验证。“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组织才是好的组织,
2.用人所长的第二个原则:职位的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合理的职位是对有才干的人的挑战。职位涵盖广,人们就可以把与任务有关的优势转化为确实的成果。对于新人也许能力不高,但他出任一项职位后,应该使他能有发展的机会。对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同事及其上级主管最需要了解的,便是他实际究竟能做些什么。知识工作者是否适合某一职位,便只有靠实际的工作绩效印证。知识工作者在一组织中能有什么贡献,与他本身的知识和技能有关,还与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有关。知识工作者初任某一职位时,该职位应使他能够衡量他自己,也应使他能衡量他的组织。
某人在同一个组织干了十年以上再想动就难了,尤其那些工作缺乏成效的人,更困难。一位年轻的知识工作者,应该趁早做自我检讨:“就我的能力来看,我在这个组织中担任这个工作,是不是最适合?”
凡是能最充分发挥其长处,而且最受到挑战的人,他的工作肯定最起劲,也肯定最能有所成就,。而对工作不满的人,大都是异口同声的埋怨:“他们没有让我充分发挥所长”
3.第三个原则: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时,会先考虑某人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先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既先考虑这个人的条件而不是局限于这个职位。
如果一位主管专找下属的缺点,必将破坏主管和下属之间的团结。
有效的管理者通常有自己的考评方式:第一步列出对某人过去职务和现任职务所期望的贡献,再把某人的实际绩效记录与这项期望贡献相对照,然后检讨下面四个问题:
(1).哪方面的工作他确实做得很好。
(2)因此,哪方面的工作他可能会做得更好?
(3).为了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他应该再学习或获得哪些知识?
(4).如果我有个儿子或女儿,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如果愿意,理由是什么?如果不愿意,理由是什么?
4.第四个原则: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在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人们总说“三个臭皮匠,订个诸葛亮”,有效的管理者却不这样想,因为他知道三个臭皮匠会各行其是还不如一个臭皮匠
这些管理者重视完成任务来评定人的能力,在用人时必须重视机会,而不能只抓住存在的问题。
更重要是有效的管理者对一位得力的人才绝不会说:“我少不了他,少了他,我的事就办不成了”;少不了某人的三个原因:1.某人其实并不行,是管理者并没有对他苛求。2.管理者本人的能力太差,误用某人的才干勉强支持。3.潜伏着某项严重问题,误用某人才干将该项问题掩盖住。 在这三种情形下,所谓的“少不了的某人”,无论如何都应该调离。否则,某人的才干再高,也将被糟蹋。
对于没有突出表现的人,尤其是一个没有突出表现得主管,应该无情的调职,这是管理者的责任。
用人时常问:此人能做些什么?只要能做些什么,这个人的不足之处就成为次要的了。任何一项人事任命都是一场赌注,只要抓住某人的长处是什么,至少是合理的赌注/
主管对下属的工作负有责任,掌握下属前途发展的权力。年人之短,愚不可及。要用人所长发挥成员才干达成成就。要用人唯才,致力于发挥人们的长处。
总结:用人所长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是一个组织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也是知识工作者和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