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先看设计要求的强度多少,比如C25或者C40。然后计算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σ
下表是强度标准差σ的取值范围
fcu,k是设计强度值

第二步计算水胶比(也称水灰比)
W/B(W/C)=αa×fb/fcu,o+αa×αb×fb
水胶比=回归系数a×实测强度值÷配制强度+回归系数a×回归系数b×实测强度值
回归系数选择:碎石 αа. 0.53 αb. 0.20
卵石
如无实测值时可根据水泥强度等级乘以富裕系数计算。富裕系数如下:
32.5 42.5 52.5
1.12 1.16 1.10
求出水胶比后还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对耐久性要求允许的水胶比进行校核,必须满足规定的最大水胶比限定。
注:在无其他添加剂时水灰比W/C=水胶比W/B,在有添加剂时两者不相等。上面的公式计算的是水胶比就是整个胶凝材料,而不是单纯的水泥。

计算出水胶比(水灰比)后。利用设计要求的坍落度数值范围,和设计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查出每立方米的用水量。当水胶比在0.4---0.8之间对于塑型混凝土用水量如下表

第三步计算砂率。在这里特别强调下我理解计算方式。现在都是直接给出粒径大小。直接把得到的水灰比代入公式,这个公式是我自己理解的。
βs=最小极值+(最大极值-最小极值)÷(对应大水胶比-对应小水胶比)×(水胶比-对应小水胶比)
举例说明,例如水胶比是0.45,最大粒径31.5。那么对应的小水胶比是0.4。大水胶比是0.5。
0.4的砂率范围27---32 0.5的砂率范围是30----35
那么βs=27+(35-27)/(0.45-0.4)/(0.5-0.4)
=27+8/0.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