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走之外:道可道吗?

行走之外:道可道吗?

作者: 山间月色 | 来源:发表于2023-12-27 18:42 被阅读0次

道德经开篇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此引出许多说法来,有人认为道,可道可名,有的则说道不可言,故而使得道被神秘化,进而成了玄学之术。东方神秘主义,大概也就是这样形成的。

将道神秘化应该追溯到庄子,在其《知北游》中断言: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后人沿袭了庄子的说法,把“道可道,非常道”解读为:可以说出来的道,能叫作道吗?能说出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了,能够叫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了。所以道是不可知的,但是能够被我们感觉到它的存在。

道,到底是什么?从老子的叙述中,我们隐隐约约能够感觉到,老子说的道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是天地之母,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到了现当代时期,一些学者将其与西方哲学进行融合,用西方哲学语境来解读“道”,认为“道”指的是自然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言说认知的。至于老子是否与自然规律一词挂钩,我们放下不再追溯,可以肯定的是,老子时代,不会有“规律”的说法。

我们继续在道德经中遨游,从《道德经》的文本中寻找我们的答案。从道经第四章中知,道“似万物之宗”,也就是说道是万物的老祖先人,只是难以准确地言名。故而“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该段话引自道经第十四章,老子在该章节讲述了“道”的含义。要正确理解老子的道德经,就必须理解“道”在老子的心目中是个什么东西。在老子时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的确处在懵懂时期,对自然的各种现象停留在猜测阶段,故而真要说清楚自然的“道”,肯定会有些牵强。所以,才会说“道”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结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视而不见,不是说“道”是神秘的,而是说你能感觉得到“道”,但是你却看不见,因为“道”是形而上的存在,脱离了具体的物象。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德,所以我们可以在思想上与道接近。

对“道”有了大概的、形而上的认识,我们就可以进入下面的话题,就是说道可道吗?按照先哲们的说法是:道是可说也可行的,只是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就我的认为,从道德经第一章的字面讲:道可知而可行,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名可以据实而定,没有永恒不变之名。

道德经第一章为全书的总纲。老子在观察了天地与万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历史、政治,人们的成败、存亡、祸福,古与今的相互关系和因果之后,提出了具有本体性和万物根源的形而上的“道”。从此我们知道,老子在观察了自然与社会的万象后,总结出自己的见解,并归纳到一个“道”字,说明老子是试图解说世界万物的,也就是可以解读的“道”,并用自己观察总结得来的“道”,指导人们该怎么生活,是以解决有关性命的学问。比如“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大智若愚”“君子不争”“国之利器,何以示人”等,都是我们修身养性、治国强邦的好主张,也是老子的智慧。

阅读是一回事,怎么阅读,怎么用来“知行合一”则是另外一回事。在知道“道”是可知而可行后,我们使用“道”来理性地生活,有可能会使我们陷入另外的尴尬。要知道,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境况:说得比唱得好听。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道家的学说,从本质来说,是关于修心,观察心与自然的学问,从生命本体出发,讲解人们如何从万事万物中获得启迪,获得休养生息,避开生命的厄运。道德是性命中的信仰体系,需要潜心修为。然而修心需要安静避世,远离喧嚣的尘世,脱离社会对人的束缚,才能进入圣境。修身养性,是多么动听的语言,是多少人欲想进入的境界,不管是否可能,都能吸引各类人设加入这个群体之中。无为而无不为,可以不劳而获,多好的事,谁能够无动于衷呢?道是可知而可行,知和行两者不统一,说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外一回事,那么这个“道”还叫道吗?故而说“说得比唱得好听”。更关键的是,作为群居性的人类,能够完全离开社会独居吗?可能性比较小,虽然有一些个案,但是不具备普遍性。所以,“道”的修为,还是在群体中,寻找本体的清静无为。佛教里面的带发修行,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们在“道”里陷入的尴尬,其实就是我们的知行不一所显露出来的理性困惑。道过于深奥,会使我们的理解出现缺陷,一叶知秋的思维模式让我们沉浸于人生的经验,忽略了形而上的哲学理念,暴露出我们思维能力上的不足,造成我们无法整体地把握事物。换句话来说,慧根太浅,进不了“道”门,也就是我们的根器不足以载道。另外,道如果过于简单,则又会被人唾弃。简单的“道”容易被芸芸众生所掌握,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不需要深刻的学问就能获得,故而被视为价值不高的“道”,甚至可能被否定为“道”。这就是存在之于世界的大与小、深与浅的哲学命题。

因此,道可道,也或许道不可道,皆出于本心吧。良知,不是有良心就可以得到的,也不是你善良就可以获取的,更不是先天存在于生命之中的,她只能与你的生存环境有关,与你把道融入本心中有关。能够说“道”的人,他就在“道”之中。道可道,就是这个理。

          2023-12-18

相关文章

  • 道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解释说:在汉代为避文帝(刘恒)的讳,才改为“常”,“常”即永恒。 --...

  • 道可道

    忆秦娥 霜茫茫 风打残菊叶苍苍 叶苍苍 芳草离乱 沈水斜阳 不惑余生梦未黄 月披清辉夜殇殇 夜殇殇 卷地北风 ...

  • 道可道

    作者:何少波 围绕中心工作,定局谋篇,走出一条临渭跨越发展的路。 构建山水绿色临渭,打造西部休闲之...

  • 道可道……

    【2018】 1.坚持锻炼,健康第一 2.读书,冥想,码字,赚钱玩 3.把一切风景都市场化 4.该格式化的格式化 ...

  • 道可道?

    道家的发展,如果是朝“形而上”的路一直往上走,也许是另一种结局,道家的瓶颈就在从“无”到“有”那一步无法跨越,老子...

  • 道可道

    人活着需要信仰吗?我认为没有人会真正的没有信仰,信仰是每个人三观的核心,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有灵魂,而动物只有魂,这...

  • 道可道

    《道亦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亦有道,重治道,谋亦有道,远韬近略,近道者,远道者,应道,古者云,守心...

  • 道?可道?

    如果有一千种语言, 就有一千种心情, 可这一千种语言, 却没有一个文字能够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我匍匐在信仰的大道上...

  • 道可道

  • 道可道

    隐林寻踪觅,青翠败如枯, 荒野四退去,繁华过眼城, 风吹人欲昏,乱心入梦神, 当头无一喝,唯有犬吠声, 山高犹可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走之外:道可道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zr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