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进入渐老年龄,身上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年轻时倚仗的身强力壮,多少年都没啥毛病,到了这个时候就不敢再说大话,谁都不能保证明天怎么样。这样的阶段让人悲观、难过吗?惴惴不安的人自然有,但绝大多数还是选择了随遇而安。人的生命本来就充满不确定性,这种因不确定而滋生的悬念,或许正是生命乐趣之所在。
谁也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生死,也难以遑论别人生命的长短。当然也有人会说,医院里的医生能够做出基本判断,能够预测其未来的大致走向,这话大致没啥大的问题。但除非是人到病危,医生可以借助仪器、根据经验,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若是要让医生对一个健康的人,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说出一语中的的预判,恐怕就有点勉为其难了。我曾在一家著名的三甲医院,听到过几位著名医学专家,谈到关于生死的话题。在他们眼里,那些个平日里身体一点没毛病的人,没准一有毛病就是往死里去的病;反观那些看似长年病病殃殃的人,此消彼长形成病理上的防御机制,活到九十岁、一百岁的,也大有人在。前些年大家都认为空气好、水质好、吃素食、爱劳动的人,健康长寿的几率相对比较高。可后来大数据实证,生活在人多、房多、车多,水资源、空气资源、食品资源不那么好的大都市,长寿老人的绝对数量还都排在前列。以前听心理学老师讲过,人类在探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不断创新,恰恰在认知人的自身方面举步维艰。根本的原因在哪里?根本原因在于人体本来就是一门科学,而且是复杂、艰深、充满了不确定的科学。迄今为止人类关于生死的认知,还处于理性与感性交织的短浅状态。
因为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性,作为渐老一族的我们,更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逐渐老去的生命。我们不应该一味恐惧死亡,因为死亡本来就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笑对人生,因为活着应该有的本来价值,其实是可以牢牢操盘在自己手中的。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社区公园随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