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菊与刀》第十章“道德的困境”有感“

读《菊与刀》第十章“道德的困境”有感“

作者: 弥跃 | 来源:发表于2016-10-18 16:45 被阅读0次

   日本人关于忠,孝,‘情理’,仁以及‘人的感官’的规则,表明了他们的生活态度。他们把‘人的全部义务’看得好像在地图上划分省份一样。用他们的话说,人生是由‘忠的世界’,‘孝的世界’,‘情理的世界’,‘仁的世界’以及‘人的感官世界’等许多世界构成的。每个世界都有其特殊的细则。”但我觉得,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够成立的。人是一个整体,其精神不可分割,若是按照日本人的规则,一个人在“孝的世界”与“忠的世界”里的所作所为,即使俱是一人所为,也没有什么联系,这显然不符合逻辑。或其实日本人是这样的,不管他们所谓的各个世界是否有关联,他们只是按照在某个方面所特有的规则去看待人的行为,比如说他对待某一事物的态度,在“忠的世界”里是正确的,受人称赞的,在“孝的世界”里却是有违规则的,是被人所诟病的,那别人就可以评价他忠且不孝,不,这也是错误的,这是我身为中国人的思想在作祟,日本人应该会称赞他的忠也会指责他的不孝,但不会将两者联系起来,不是忠但不孝,是忠,不孝,这是两种规则,不能混为一谈。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日本的民族史诗《四十七士》,四十七士履行了对其主君“名分的情理”而复仇,但是因为他们未事先呈报的复仇违反的国法,而他们又需尽忠,所以只能以死谢罪。尽管幕府对他们表示敬意,但依然命其切腹。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意的,而对日本人来说,四十七士的作为却赢得了名垂青史的荣誉。

相关文章

  • 读《菊与刀》第十章“道德的困境”有感“

    日本人关于忠,孝,‘情理’,仁以及‘人的感官’的规则,表明了他们的生活态度。他们把‘人的全部义务’看得好像在地图...

  • 菊与刀10——道德困境

    似乎日本人把人的“义务”从整体上像划分地图一样分成了不同的领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人生就是由“忠的世界”、“孝的...

  • 读《菊与刀》有感

    对于日本的看法,我不是跟随主流的那种一味仇视,也不是对于日本文化一位谄媚。身为遭受过日本屠杀的南京人,我即是仇恨日...

  • 读《菊与刀》有感

    菊是日本皇室族徵,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该书被命名为"菊与刀",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生...

  • 读《菊与刀》有感

    以前的刻板印象认为日本人的行事作风好变态,通过这本书我认识到还真是这样,不过这里的“变态”是褒义词。日本也是一个有...

  • 读《菊与刀》有感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是一位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这本书成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是美国对日本的民族文化、思...

  • 我,不只是我

    ——读《菊与刀》有感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人们一读再读,...

  • 《菊与刀》:日本人的道德困境

    《菊与刀》,作者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作于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投降之后,原本是为美国战时海外情报局所做...

  • 我读《菊与刀》有感

    书本:《菊与刀》 时间:十月第二个星期 阅读感想:《菊与刀》是一本具有开拓性的书,一位美国人类学家因为日本在二战中...

  • 《菊与刀》有感

    晚上看了菊与刀,对于日本这个国度,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好奇的地方,他们很有礼貌,教育方面也走在前端,许多作家都深深感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菊与刀》第十章“道德的困境”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dt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