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跳槽界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跳槽没有20%以上的加薪就等于降薪”。
而这也成为了所有求职者心照不宣的小秘密,大家都期望依靠跳槽来谋得更高的薪资,甚至之前有新闻传出,某男子两年内跳槽9次,薪资提升了15K,此等战绩,虽令人瞠目结舌,但也侧面体现了,跳槽和涨薪确实可以划上等号。
时值金九银十,在笔者接触的一众测试员中,却发现了仍有一定候选人未将涨薪作为第一标准,甚至宁愿降薪跳槽。
当笔者听到这个消息时,内心传来的第一反应也是,“跳槽还降薪,图啥?”,然而在深入接触,了解了他们不同的思路后,发现确实有多种情况可以选择降薪跳槽,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测试员降薪跳槽的事情。
01 换取更好的机会or前途
小H原本是一家小企业的测试员,工作任务比较重,经常加班,薪资也相应地高出同龄人不少,但在今年年初,他却主动选择降薪,跳槽去了另一家大公司。
被问其原因时,他表示,主要是为了大平台可能地发展机会、资源、项目背书、以及相对的“稳定性”。
小H的这个行为正符合网上的一个热词,叫「投资式降薪」。指的是部分职场人在跳槽或进入某领域时,通过选择主动降薪寻求机会的迂回战术。以谋求自身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然,每一次的选择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未来职业发展的好坏往往并不是当下能够判断的,需要我们自己对大环境以及自身岗位的斟酌。
而那些愿意将薪资放在机会以及前途之后的测试员们,正是看到了工作背后的机遇,这份退步,也正是我们所说的谋求之后薪资回涨的「战略性撤退」。也正是能够让我们持续增值的关键。
那么如何判断一份工作是否值得自己来降薪获取,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岗位或行业是否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第二,该决定是否能够满足个人职业阶段目标。
有时候割舍短时间的小盈利来换取长远利益,是一个明智之举,就比如,阿里的前CEO卫哲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4岁在万国证券做到资产管理总部副经理;25岁降薪降职去普华永道学习财务;30岁进入零售业百安居;36岁跳到阿里成为CEO。当年的财经界人士分析,正是过去15年卫哲在百安居和普华永道等名企所积累的丰富商业经验,才使马云最终聘请卫哲。
而卫哲提起自己几次跳槽经历说:“每一次都是降薪。”
常人容易着眼于直接可观的薪资,但其实有些工作机会,不能立刻带给你高昂的收入,却能从人脉、技能、资源等其他方面,为你的人生埋下投资的伏笔,这些在选择的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02 大幅更换行业or企业性质
第二类人是笔者平时接触比较多的,就是想要通过跳槽来转行。
通常情况下,在工作了1-3年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对目前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且能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的同时,还能大致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因此,有些小伙伴并不看好自己当前的岗位,想要跳槽到另一个岗位,可由于没有经验,只能从头开始尝试,这就会产生降薪。
学员小Z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本是教培行业的他,在经历了双减政策后,所在的企业经营不善面临倒闭,他也选择另谋出路,从头开始,选择降薪转行测试,在经过几年的工作后,现在的薪资反而比当年从事教培行业还要多些。
薪资是我们能从一份工作得到的直接好处,而小Z的跳槽,是为了寻求短期不外显的长线利益,从短期来看,他的金钱利益确实有一部分的幅度降低,但是在长线的职业发展中,他为自己谋得了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升职空间,以帮助自己在未来能够完成更高阶的目标,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03 降薪跳槽,值得吗?
首先我们一定要确定,降薪能够让我们收获更多,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经济层面。
不要因为盲目追求大公司的机会,或是被升职的大饼所“蒙骗”,降下去的薪什么时候能够换回相同等职的事物,这才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问题,所以在选择降薪跳槽前,我们需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需要考虑这份工作带来的成长性,对日后求职的帮助有多大。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公司内部是否有完善合理的涨薪制度,以及顶头上司是否有帮助你争取涨薪的意愿与能力。
如果两者都达不到的话,降薪跳槽就没有意义了。
对于求职者来说,如果不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不如多问问在自己的内心:
这个岗位是否能让我得到个人提升?
这份工作提供的情绪价值、生活体验能超过经济损失的不平衡吗?
这项新技能是否可以为下一次的跳槽涨薪提供更多可能?
再换一份新工作,是否能保证方方面面符合预期以及找到新工作的成本有多大?
目前的状态下,是否可以尽快停止内耗、摆脱焦虑进入角色?
在确定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后,相信你的选择就呼之欲出了。
04 写在最后
其实纵观我们的职业生涯,有漫长的几十年,一时的薪水可能只是我们整个生涯中的锚点,而我们在每个关键时间点所做出的选择,关乎着起步与发展。 所以,关于跳槽,我们还是应该采取长期战略,从各方面进行考量,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