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发了条圈:十年不联系的同学,是不是该删掉?如果不删,理由又是什么?
我没回复,也没点赞。
发张我微信的好友申请截图,你们先感受一下:

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我微信群比较多:有同行沟通群、家长群、各年级学生群。这是昨天下课路上,随手截的图。
一方面,我们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删掉很久不联系的老同学老朋友。而另一方面,很多人又乐此不疲地在各种场合扫一扫添加好友。
微信发展这么多年,社交场合交朋友时,发名片已显得老土和低效,现在多简单,直接掏出手机“扫我一下吧。”
就这样,我们的微信里,又多了一条人脉。
可问题是,你的生活里,到底需要这么多人脉吗?

微信好友上限是5000个人,有多少好友,连面都没见过,只是秉着“不好意思拒绝热情”的想法而添加的?
于多数人而言,相信这个数字,不会低于70%。
好友多了,发朋友圈时难免顾虑重重。微信的开发团队很体贴,专门为有这类烦恼的人群开发了分组可见的功能:
给适合的微信好友,看适合的朋友圈内容,精心维护包装,精准营销推广。
戏精发个朋友圈,都没你们这么上心和认真。
好友多了,发朋友圈自然顾虑重重,那么当初何必要心急火燎地各种扫一扫呢?
就为了多条所谓的人脉?
认真回想一下,真有事情需要帮忙时,最后帮到你的,是朋友圈里这些点赞之交吗?
行走世上,需要朋友的互帮互助,也需要资源互换和合作共赢,这是社会生存法则。
但真正的朋友,可能连彼此微信号都没有,有事需要帮忙时一个电话过去,能帮上立即给办,即使帮不上,也会积极想办法。
而这类朋友,在平时很可能就是各忙各的互不影响的状态,跟他们的友情,根本不需要维护和经营。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不痛不痒的表情包回复和点赞之交,他们不需要。
因为他们清楚:作为朋友的你,具备哪些自己需要时就能帮上忙的资源和能力。而你作为他们的朋友,也清楚知道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事,一个电话过去就可以找到他们帮忙解决。
那些热衷于扫码加好友,喜欢号称自己有某明星大佬微信号的人,你们跟这些大佬关系有那么深吗?需要帮忙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帮你吗?
一年半年下来,你和大佬们之间的交流,很可能压根就是零,空白一片的对话栏,只是你拿来炫耀自己认识大佬和明星们的噱头。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对方可能压根不知道你是谁。所有的熟络和热情,很可能只是你自己的一厢情愿。
互帮互助、资源互换没问题,但前提是:你得具备这个价值和能力。
握紧拳头抚摸胸口问问自己的心,你具备对方和你交朋友交心的实力和价值吗?

生活中,我们需要朋友,但不需要那么多所谓的人脉,不需要那些加了好友很久,但对话栏不超过5句话的微信好友,更不需要那些频繁用营销信息单发骚扰的所谓好友。
教大家一个办法:点开对话框,打开“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设置朋友圈权限为“不看TA的朋友圈”。
对话框安静了,世界也会随之安静下来。
这种感觉:很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