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所有的企业都是设计公司——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
这篇文章,是我在混沌大学学习了唐圣瀚老师的《设计即沟通》,所做的课堂笔记整理。课程中提到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先生的这句话。因为未来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有策划能力、创新能力。从品牌的诞生,到产品的设计、外形设计、定位设计、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等等,产品的和非产品的环节,都需要提供创新。
社会在进步,沟通模式在改变,企业对设计的需求也随之在改变。在工业时代早期,企业只要把产品这个“物”设计好,满足使用需求,就能获得成功。企业对设计的需求很简单,就是生产流水线,和产品本身。
随着社会发展,广播、电视的普及,到了大众媒体的时代。这时,不仅要有好的产品,还要设计好的广告、好的推广,体现出产品的价值。这个时候,在“物”这个产品之外,还需要把“事”做好,也就是促销、推广、服务等等。
在当代呢,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们每个人信息接收的能力都大幅的提高了。社群传播,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企业的目标客户是有相同需求的一个群体,而群体中的信息传播也十分丰富、高效。那么能否率先赢得客户社群中的一部分客户,对于企业的影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此时,想要在无数同类企业的竞争中获得客户,就需要在“物”与“事”的设计之外,赢得客户的“心”,深入到“心”的设计。
如何能做到深入人“心”的设计呢,这里有十个方法,我把这十个归类成了三个方面。我将分别从企业愿景、产品本身、客户需求,这三方面进行详述。
企业愿景
人若看不见自己在往哪里走,就不是自由的——“纽约客”记者,赖伯宁 A.J.Liebling
人是如此,企业亦然。
企业要与客户达成“心”的连接,必须要有其明确的使命、愿景,并且赋予文化。有文化的企业更伟大。换句话说,企业需知道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
然而看似简单的问题,很多企业自己是说不清楚的。这里就可以借助工具,帮企业找清方向。
方法一:附加解说的参观
操作:实地经历与体验和策划案相关的场所和活动
原因:
· 帮助人们回忆起自己的初衷和价值
· 深入理解行业特性与专业领域,进而找出特色
方法二:五个为什么(丰田五问法)
操作:反复问五个问什么,并回答连续五个答案
原因:迫使人们检视并表达真正隐藏在他们背行为与态度的原因
范例:
为什么想要运动?因为这样健康
为什么会健康?因为运动有益心脏
为什么运动重要?因为会燃烧卡路里
为什么你想燃烧卡路里?因为想减重
为什么想减重?社会压力外观不能太胖
方法三:请企业预测自己明年的新闻标题
操作:预测自己公司的未来展望
原因:只靠销售人员无法设定品牌目标,这些预测可以帮助客户明确设计的主题,更好的开发
通过这三个方法,企业往往能够回忆起创业的初衷,以及未来的方向。
产品本身
方法一:竞品调查
操作:收集、比较并进行产品竞争力的评估
原因:有利于建立功能性要求、性能标准和其他基准
方法二:操作亲自试用
操作:亲自使用自己的原型产品
原因:了解一般人使用时的心理、社交和真实的情绪感受
方法三:对极端用户访谈
操作:邀请非常熟悉或者完全不熟悉该产品的用户,评估产品使用体验
原因:易于锁定关键问题,找到改进方案
客户需求
方法一:焦点小组访谈
操作:聚焦个别的不同群体在工作坊使用某种有刺激范围的材料,找到新的企划思路
原因:有创造力和有异见的潜在客群,需要释放压抑,才能展现真实的需求
方法二:立体的消费者画像
方法三:一分钟解决方案
方法四:由企业扮演自己的消费者
操作:要求企业来形容、概括、扮演他们典型的顾客的体验
原因:企业对客户的描述可能会掺杂主管感受,形成“噪音”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十个方法,企业的设计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打造出有品牌辨识度的企业。
(待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