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上有一种“直升机父母”,24小时盘旋在孩子头顶,监视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尤其是假期,缺了老师的管束,直升机父母们更是如临大敌,恨不能对孩子寸步不离。可孩子不是囚徒,他也渴望自由,需要独立,你越是紧盯,结果越可能适得其反。假期里不想上演亲子大战,下面这三件事,家长再纠结也不要过多干涉。
一、孩子分内的事,不管
什么是孩子分内的事?
他自己的吃饭穿衣、个人形象,房间卫生……一切能自理的事,都算。有的家长特别爱操心,孩子吃几个鸡蛋,几点刷牙洗脸,出门穿哪件外套,都要反复叮嘱。这样一来,不仅没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还把亲子关系搞得很紧张。武志红老师,提出过一个“蛋—鸡—鹰”成长理论。
意思是,孩子只有经过足够的锻炼,才能在破壳后,从一只小鸡长成雄鹰。而寒假,正是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的绝佳时机。他不必在外界的风雨中受苦,只需在家里这种相对安全的环境中练习就行。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还不放手,那便是以爱为名的囚禁。假期里与其劳心劳力地管,不如先让孩子把分内的事做好。毕竟,独立,从来都是成长的必修课。
二、孩子爱好上的事,不管
网上有人问:小时候有兴趣爱好,一直被父母压制是什么感受?
有个回答很扎心:就像一个被拘束在模型里的橡皮泥,经年累月,被风干了、定型了,已经活不出真正的自我。 想必不少人对此深有体会。小时候好不容易盼到寒假,本想着去踢踢球跑跑步,却被父母摁在家里练书法;本想用攒下的压岁钱报个美术班,却在父母的一再建议下,改报作文奥数。一个假期下来,自己想干的事一件没做,心里满是委屈和不甘。而今,我们这代人也成了父母,就不要再剥夺孩子的爱好了。
假期里允许孩子做点他喜欢的事。哪怕孩子只是想无目的地溜达溜达,唱唱歌撒撒欢都可以。这并非放纵,而是让孩子放松下来,感受假期生活的美好。
三、孩子能做主的事,不管
寒假里,还有不少这样的事。孩子和同学约好一起去图书馆,可临出发前,爸妈又不同意了,迫使孩子爽约;孩子一大早定好了全天计划,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时,又被父母的安排打乱节奏;孩子想看完课外书再刷题,家长说不行,必须做完试卷再看书;孩子想看个纪录片,家长还是说不行,觉得这片子对学习无用……明明孩子能做主的事,家长总是忍不住横插一杠,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结果呢,一味地约束打压,孩子慢慢就失了信心,缺了主见,没了兴致。
寒假时间比较自由,不妨给孩子一点自主权。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些事让他们自己说了算。因为人只有自由了,才会对生活充满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