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十五.《道之出口》

三十五.《道之出口》

作者: 岳洋芊里 | 来源:发表于2021-07-23 23:10 被阅读0次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五章,老子说: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大象,就是生生不息之道。

    道,它不能执。道那么大,无形无象,怎么去执呢?这里的“执大象”,就是惟道是从,即遵道而行,这样就可以通行天下了。

    “天下往”,天下哪里都可以去。道最了不起的,就是它永远与万物同在,但是它不主宰万物。

    “往而不害”,就是说不管去哪里,都不受外界的阻扰,而不是说到哪里都不害,那就表示道有害了。

    凡是讲到不害,马上想到有害的,就是心里有害。一个人说自己不会害人,迟早会害人。

    所以,中国人告诉你他很守信用时候,你就要提高警觉了:他常常不守信用,才会讲这句话。

    凡是跟你讲钱财是身外之物的人,也要提高警觉:最爱钱的人经常这样讲。心中没有这个,怎么会讲出来呢?其实我们都很诚实,这叫不打自招。

    “安平太”,“太”,实际上是泰卦的泰。这里不用“泰”字,是因为泰卦下面就是否卦,所以用“太”。

    意思是告诉我们,太平才会安好,太平才是真正的安好。我们不过是宇宙的过客,我们只求安平太。

    接着,老子说:

    乐与饵,过客止。

    “乐”,就是音乐;“饵”,就是美食。就像我们到了一个地方,本来想住一宿就走,可是却会因为音乐难得、美食太好而留下来。本来是过客,反而要多住几天。其实,这种解释不是老子要的,因为这是平常现象。

    “过客止”,意思是说虽然看到这么热闹,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吃的东西,却会自己控制,做到适可而止。其实,吃一次跟吃一百次是一样的,干吗非要吃到一百次呢?说不定还把自己的胃口吃坏了。

    既然是过客,听到悦耳的音乐,看到好吃的东西,即使以前没听过、没吃过,也应该适可而止,因为自己是客人。

    老子告诉我们,有没有害,能不能止,其实跟外界没有关系,都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在做决定。其实,这些东西多的是。一旦人的心里认为是美的,它就是美的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道这个东西,是不能拿来讲的。出口就是用嘴巴讲出来,讲出来就是淡然无味的。我们讲这些道理,听起来都很平凡。“淡乎其无味”,它本来就无味。因为很平常,才叫常道;如果很奇怪,就不叫常道了。中国人都讲常,伦常、五常、家常便饭,都是常。

    老实讲,道的平淡,是大家用惯了,才觉得它平淡。对新鲜事,一阵时间之内会好奇,这是人之常情,我们绝对不反对,只要能够返回来就好。

    老子苦口婆心多次告诉我们要返璞归真,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什么叫反省自己呢?就是一看不对,赶快返璞归真,而不是记下自己今天犯了三大错误,过一段时间,又犯了三大错误,这是毫无意义的事情。甚至,有很多人写日记,也是写给别人看的,而不是写给自己看的。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既”,是尽的意思,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不够看、不够听,还以为有什么新奇、特别的东西,原来这么平淡,但是用起来永远用不完。

    这是在告诉我们,道不是用来讲的,而是用来实践的,用来自己“行”的。自己考核,自己改善,自己调整,不怨天不尤人,跟别人毫无关系。

    《道德经》也是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味,但是够你用一辈子。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五.《道之出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ph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