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满月宴啦!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14日
转眼60天过去了,
不知不觉借了大家一个小时,
想想该怎么还,
我还会再做122天,
但愿拉黑我的人不多。
有一个说法,叫21天养成计划。
朋友圈里也有各种打卡,
但没过几天就消失不见了,
在这里就不说谁了吧,
虽然他们也不会点进来看。
(我敢保证)
我只是有一丝丝担心,
剩下122天能不能坚持住……
(为什么是122天?
我会在最后一天的最后一篇推文里说)
当然也有很多人坚持了很久,
比如说在我3月12日写的《什么是未来可期?》中出现的大叔,
他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700多天每天6km跑步,
还有的坚持了400多天阅读,
两百多天俯卧撑等等。
看见他们,我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不进则退。
有朋友在后台留言说我是鸡汤小王子,
经常分享一些文字,那这篇也不例外:
人需要练就三种视角,
独立思考的自我视角,
换位思考的他人视角,
掌控全局的上帝视角。
最后分享一下写书的进度吧:
1/10。
明天见。
我经常叫他们小东西。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15日
2月16日我写了一篇《我是伪君子》,
大概内容说女性天生比男性善良。
我分别有一个弟弟和妹妹,
其实妹妹更大一点,
但是放在一起叫的时候总喜欢把弟弟放在前面,
不仅是我,全家都这么叫。
这无伤大雅,
只是惊讶连我都或多或少有这种思想。
我自认是家里最注重公平的那一个,
我也明白以后大概率会靠他,
但我做不到那种畸形的惯养和被欠缺的关注。
一项制度,
一种行为的受益者,
要么捍卫,因为对他有利;
要么改变,因为时代在改变。
前不久看到一个数据:
美国研究生和博士生女性比例比男性高。
还有另外一个:
跨部门沟通的能力女性更加卓越。
有个词叫长兄如父。
有很多话想说,
但又咽了回去。
正如数学天才伽罗瓦说:
“一个作家对读者做的最大的恶就是隐藏难点。”
很喜欢一句话:
你的样子里,有你爱过的人,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和读过的书。
明天见。
人间值得。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16日
今天看报道全球患新冠肺炎人数204万,
全球经济下行超过了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
疯狂抢购卫生纸,倒牛奶事件出现。
语言太学术,啥意思?
就像发一段文字非要说是文案,
写一份作业非要说是论文。
然后我顺手查了一下近100年发生的大疫情,
一共有四次:
2003年的“非典”;
1968年的全球大流感,在那次大流感中,
美国一个国家的死亡人数是10万人;
再往前,是1958年的大流感,
美国一个国家的死亡人数就是116000人;
还有最著名的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
美国一个国家的死亡人数是67万人。
前几年脱口秀演员李诞说“人间不值得”,
这当然是一种幽默,
有趣的是这次疫情出现,
“人间值得”四个字频频出现在大家视野。
长期乐观,短期悲观,
决策悲观,行动乐观。
小少年你心中是不是有很多的问号?
值不值得?
最近看到一个词叫遍历性,
意思是时间说了算。
我们明天见。
少年游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17日
墨菲定律其中一个解释是无论坏事发生的概率有多小,
它一定会发生。
还有另一种解释,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这个太冷了,解释一下:想法和现实永远是矛盾的。
如果有人看过我一开始的几篇小文,
就会注意到我每一篇写完最后都会加一句:
“每个人一天有5000多种奇思妙想,借我一分钟。”
5000这个数字是在网上看到的,
人每天都有很多想法,那么我把它记录下来,
从5000条想法当中摘抄一条,这个也太简单了吧?
然后我就想呀想呀,每天想主题想话题,焦头烂额。
接着这几天颓了,反而每天有很多想写的东西。
看到没?一个写字的人废话就是多。
记得小时候流行写同学录,
各种活页本子,把每页拆下来让同学填。
除了生日、星座、最爱的歌、梦想等等,
还有“我想对你说...”
大家会利用这个机会写下一些平时不会说出口的话。
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偷偷倾慕的对象,
羡慕嫉妒恨的学霸……
那些幼稚可爱的日子,
放学一起去小卖部买零食攒卡片,
上操时间躲在楼道里玩游戏,
每周换座位期待下一个同桌是谁……
两年前遇见九年未见的同学。
那张手绘的毕业照一直都在。
明天见。
心中住着巨人。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18日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
题目叫《照顾好自己,是成年人的责任》。
有人曾说:
成年人,不可以倒下,
有时并不是为了自己,
更多时候是身不由己,
因为他们的肩上扛着很重的担子,
他们的手里,
或牵动着全家人的经济命脉,
更多时候推卸不掉的责任,
让他们不得不学会照顾好自己。
因为一旦他们垮了,
整个家就垮了。
我朋友圈里的人大部分分还没经历到这个阶段。
想到一个故事:
有个人去看心理医生回来,
别人问怎么样,他说:
那家伙收我一大笔钱,
然后讲了一大堆我老婆每天免费给我讲的废话。
那篇文章是2018年的,
我无意查朋友圈发现有两个人在去年,
2019年也曾经发过这篇文章的链接。
小时候盼望长大,
可长大了就回不去了。
什么叫青春?
青春就是那种充满渴望的状态。
就像当年刘邦项羽看秦始皇仪仗队到时候,
一个说大丈夫应如是,
一个说彼可取而代之。
明天见。
有些人想着想着就忘了。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19日
选歌很暴露年龄。
前几天写的《我经常叫他们的小东西》收到一笔国外的打赏,
不知道后台会不会给我发外汇。
也不多,
按照她的原话是
“去买点零食给你妹妹吃哈哈哈。”
这犯二女青年也有四五年没见了,
我们的对话少了之前那种熟悉的感觉。
她变化很大,壮了很多。
(我决定这篇就不艾特她了)
有一个公式:
友谊=趋近度+频率+持续时间+强度。
这么看来,友谊的小船真的说翻就翻。
以前看过一个分析,
成年人的绝交不是吵架,而是沉默。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2020年毕业季很魔幻,在朋友圈看到几条信息:
等开学了,期末考试完后就直接实习了;
还没来得及说分手,就毕业了;
只当了一个学期师弟,就要当师兄了;
宿舍里那盆多肉,估计瘦成闪电了。
还有很多很多,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还有下半句,有些人想着想着就忘了。
那就用力一点,哪怕忘得慢一点。
明天见。
买它,买它,买它。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20日
看到一个数据:
疫情暴发的第一个月,
淘宝上搜索“方便面”的人数增长了200倍;
在京东平台上,从今年的除夕夜到初九,
短短10天时间之内,方便面就卖了1500万包。
我最近一次吃方便面是十多天前,也是封城期间网购买的。
小激动,想不到我也贡献了5/50000000的数据。
有一种说法,说方便面只是一种媒介,
寄托我们对某一段时间的美好回忆。
小时候吃方便面经常会被大人说没营养,
结果我们连汤都喝了。
再大点住宿舍,我们还将几款方便面混着来吃。
听说现在很多地方还开有泡面小食堂,一整块墙壁展示各国琳琅满目的方便面,
顾客进店后自行选择,拆袋热水开吃一条龙。
有一个灵异事件是关于方便面的,
那就是,
红烧牛肉面里面为什么没有牛肉。
想起高中食堂有牛肉面吃,那时候阿姨会把面放进碗里,
然后用大勺子在旁边装肉的小桶里捞上一点肉,
有一次阿姨捞上满满一大勺,把我激动坏了。
结果阿姨的手非常有节奏地抖了两抖,
然后问我:“孩砸够吗?”勺子里面只有三块肉……
听说现在出了很多奇葩口味的方便面,
比如板蓝根泡面,香菜泡面,
雪碧冰镇泡面,榴莲泡面……
没错!
不要998,不要98,我们只卖九毛九!
欧,my God,买它,买它,买它!
注:公司黄了,购买链接已封,产品已下架。
明天见。
爱情是为了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21日
再来聊一聊爱情,
这个长盛不衰的话题。
血气方刚的年龄正当时,
也不会感到害臊,
而且还很厚颜无耻,
毕竟俗话也说,
人生三大乐事: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他乡遇故知。
也是把爱情放在第一位。
看到一句非常有内涵的话: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字面意思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赶紧吃个苹果压压惊。
(猜猜啥意思?)
这一特殊时期见证了太多伟大的爱情。
想起《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一句话:
“哪里有恐惧,哪里就有爱,灾难中的爱情,更加伟大而崇高。”
也许,
人事无常,来日并不方长,珍惜当下,
珍惜爱情的“人间烟火气,’才‘最抚凡人心” 。
因为恐惧,我们才能勇敢去爱;
因为恐惧,我们才学会了敬畏和郑重;
因为恐惧,一直在催促我们去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最后解释一下那个内涵段子:
apple是伊甸园那个,指爱情;
doctor不是医生,是博士,指学历。
明天见,明天再聊一回。
皇上,您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22日
昨天再一次说到爱情,
总觉得不尽兴,
又是一年毕业季。
在古代,爱情誓词是《上邪》中的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时候应该响起一段背景音乐,
还有想到四阿哥的大鼻子)
也是《孔雀东南飞》中的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或是《鹊桥仙》中的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再是《卜算子》中的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或者《长恨歌》中的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不然就是《白头吟》中的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学生时代写作文凑字数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引用原文。
对爱情的解释有一种科学的说法,
有一种爱情物质称为“phenyl ethylamine”(苯基乙胺),简称PEA 。
无论是一见钟情也好,
或者日久生情也好,
只要让头脑中产生足够多的PEA,
那么爱情也就产生了。
有趣的是当人们紧张、恐惧的时候也会产生PEA。
(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
明天见。
镜子。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23日
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我们假设伦敦有一位非常得体的绅士,
这位绅士听说,远在东方的中国发生了一场地震,
这场地震让中国人全都死了。
这个消息传到伦敦,传到了这位得体的绅士的耳边,
这位得体的绅士会做什么?
听说全中国人都因为地震死了,他会怎么做?
他会首先拿出地图来查一下,中国离伦敦有多远,
先看看这场地震会不会波及到伦敦。
一看,隔半个地球呢,
很远,伦敦是安全的。
然后他会做什么?
他会哀悼一下死难的中国人,他会到微博上面发一个蜡烛,
概叹一下人的脆弱,大自然的强大。
然后他会做什么?
该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会回到自己的生活,
关心自己的起居饮食。
这时候,
如果他自己的手指头被刀割了一下,
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就远比发生在中国的事情重要了。
——亚当斯密《国富论》
太真实了,
像一面镜子。
明天见。
我想你了。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24日
什么人害怕死亡?
拥有财富的人,拥有权利的人,身上还有放不下的责任的人,胆小的人,懦弱的人……
庄子说,“不然,生生死死,命也。”
大概意思说,生命和自然终将合一。
太抽象了,不懂。
庄子还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没有人知道意外和幸福哪一个先来临,
比性教育更难以启齿的是死亡教育。
总能在朋友圈看见众筹医药费的链接,
也借此机会向曾经为我捐款的人表示感谢,
虽然大多是陌生人,但促使我以120分的热情去温暖今后的每一个人。
七天前是我今年第一次失眠。
他一直都在。
又想起《后会无期》那句话:
告别的时候一定要用力一点,
多说一句话,说不定就成了最后一句;
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成了最后一眼。
我甚至不记得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仿佛就在昨天。
他父亲用他的手机号码注册了和他以前微信头像相同的微信号,
微信名是他的名字。
就到这里吧。
明天见。
时间的力量。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25日
以前看到一段话,
大概是说怎么样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实力。
(原话是:怎样游刃有余地在装A和装C之间徘徊)
有三个阶段,
第一你很厉害;
第二别人觉得你很厉害;
第三别人觉得你很厉害,
而且还是能一想到这个领域就能想到你。
说白了就是你自己行,
别人说你行,
说你行的人很行。
然后我看到第三个阶段有另一种说法:
把事情做成。
模糊记得有个词叫中间度,
社会网络中,人连接的点越多越有价值,
也能更容易把事情做成。
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据说人的寿命极限是120岁。
(来源2009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的《发现端粒》,
找原文网上一堆。)
这几年很流行一种说法,
叫长期主义。
能长时间做成一件事情是一种高级的实力。
比如吃饭,睡觉,打豆豆。
附:
就在写的时候有一朋友微信我说最近很颓,
准确来说他是前一天晚上发我的,但是我已经睡着了……
然后我回了一句,
该干嘛干嘛去,知道焦虑是好事。
明天见。
为什么越长大越不喜欢看电影?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26日
想做个统计,
大家上一次看电影是什么时候?
一个月前?
三个月前?
半年前?
还是一年前?
或是更久。
昨天晚晚上不知道为什么灵光一现突然想看电影,
然后想想自己上一次看电影也快一年了。
网上给我的答案是,
“说明你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万般幸福并且沉溺其中。”
什么狗屁不通,
过去两年我的生活比韩剧还狗血。
都说电影是逃离现实的。
谁敢逃?
本来我是想搜一部爱情文艺片,看看美好的事物,然后就睡觉。
按照评分先后我点开了《悲伤逆流成河》,一看名字就很文艺。
结果看着看着才发现是反校园暴力片……
(搞得我都不能愉快睡觉了)
以前看过《小时代》三部曲,
小四的风格还是那么有特点。
好久没有骑单车了,不知道还能不能骑。
(看完之后的其中一个感慨,非常俗。)
刚好这部片也是两年前上映的。
所有青春,都值得被温柔对待。
一天又一天,明天见。
孤独患者2.0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27日
在我3月20日写的《我是可爱本爱》中分享了一个数据:
中国人2019年在宠物上花费超过2020亿元,比去年增加19%。
当时其中一个理解是人们喜欢可爱的事物。
然后很巧,
昨天我看到另一个解释,都在一句话里:
幸福家庭的标准从“儿女双全”变成了“猫狗双全”。
再浓缩就两个字,
孤独。
再来看另一个数据:
2020年中国进入万元美金社会,人们的收入在提高,生育率在下降,
1982年,中国一个家庭的平均人口是4.2,2019年这个数字不到3。
2020年,第一波90后已经进入而立之年,
(高三班主任刘老师加油!诶?为什么突然想到老师?可能今天开学第一天吧。)
想起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的:
“越文明,越孤独。”
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人,
吃饭可以外卖,
出行可以叫车,
无聊可以打电竞,
要是怕意外,
还可以网上买保险等等。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
很喜欢一句话,“我对世界上瘾。”
正如歌德所说:
存在是永恒的;因为有许多法则保护了生命的宝藏;
而宇宙从这些宝藏中汲取了美。
明天见。
如果你又有钱又有颜又有才……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28日
最近《爱转角》的原唱特别火,
娱乐圈又炸了。
“爱转角遇见了谁,是否有爱情的美,
爱转角以后的街,能不能有我来陪。”
多纯洁的感情,不过估计以后不能陪了。
记得当年这首歌刚出来的时候,
我还特意放进收藏夹。(不能再说了)
莫名想到蒋凡、陈赫、文章、陶喆、陈冠希。
(也不能再说了)
俗话说得好,
娱乐圈就是个大染缸。
不过换位一想,
(警告,前方思想滑坡严重)
要是换成你,
又有钱,
长得又帅,
又有才,
能顶住诱惑吗?
(别回答太早,首先你得有钱有颜有才。)
而且最后双方谁获益(利)了也不好说……
想当年蒋介石因为宋美龄的一句喜欢梧桐,他便种满了整个南京。
于谦大爷说:我抽烟抽得越狠,人设站得越稳。
想想王思聪劈腿那么多次为什么就没有人说他?
人设嘛,妥妥的就摆在那里。
所以说“好人”这人设真的不是随便放的,
一不小心就翻车了。
好吧,不说了,
我是渣男。
明天见。
要看到还容不易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29日
前几天收到一条信息:
[呲牙][呲牙][呲牙]希望你每天都看到美女。
我回复说:
[旺柴]要看到还容不易。
这年头,
朋友圈、微博、b站、抖音快手哪哪儿不能看?
〔害羞,就是这么直接。〕
最近有个段子,说
“这些自媒体朋友当年不就是因为长得丑才去码字的吗?
怎么纷纷都去直播了还?说好的初心呢,咋都忘记了?”
别提了,
苍蝇腿也是肉,
将就看吧。
还看到一句话:
“自拍照片里面酷酷的那个人并不是你,
拍完照赶紧拿过手机来看拍得怎么样的那个人才是你。”
我就说嘛,
要是身边真的有那么多,怎么看不出来,除非真的瞎了。
(诶?还别说真有可能。)
照片里的你,
只是刻意营造给外人看的形象,
越关注什么,说明越缺什么。
成长是一个过程,
在不同的阶段,
有清醒的认识,
做正确的事情,
这是一种成熟。
没有完美的人,
只有更好的人,
何不从容一点,
何况滤镜面前还人人平等。
明天见。
灵魂拷问。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4月30日
这两天人设稀巴烂,
傻乎乎的状态也挺好。
看到一个视频,
一位患者浑身疼去看医生,
医生让他具体指出是哪些部位疼,
他就开始给医生一一指出疼痛的部位,
无论他碰哪里,都疼得要命,
最后医生给出诊断结果:
左手食指骨节移位,
建议患者多休息。
还有一个灵魂拷问:
空腹可以吃东西吗?
关键是这问题在网上还能找到正儿八经的回答。
前几天才和朋友争吵平安节和平安夜是不是一个东西,
厉害的是彼此还能说出一大推理由。
想起麦克卢汉说一句话: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是最高级的学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想骂人都不带脏字的。
有一种说法是文字的出现让人们开始多愁善感了。
这何尝不是文字的魅力呢,
见字如面。
前几天是世界读书日(4月23日),
看到一句话,
每年出版的书很多,但能说出有趣的话的人很少。
成为那前25%有趣的灵魂也挺好,
愿你我都是,
明天见。
你好你好都你好。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5月1日
广东的蚊子都是魔鬼吗,
还有天气,还有小孩。
今天五一,
劳动节快乐,
找不到灵感的时候就看看朋友圈,
总能有意外收获。
刷到最多的一句话是:
五月你好。
(一年12个月,每个月都说)
有朋友历时22个小时驾车到达目的地,
翻看她上一条朋友圈是一张图,
高速公路上的堵车。
从4月30日零时起北京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降为二级。
网上有人戏称:
五一才是中国2020年真正的春节。
机票酒店景区“蠢蠢欲动”。
想起一句话:
坏消息一次性全说完,好消息要一个又一个地慢慢说。
都说劳动最光荣,这当然对,
那么问题来了,劳动节是怎么来的?
“五一劳动节起源于美国芝加歌城大罢工,
后来全世界的工人纷纷罢工,为纪念这个事件,
所以有了国际劳动节。”(来源百度百科)
(诶诶诶那谁,说好的不过洋节呢?)
莫名想起了圣诞节愚人节。
向劳动者致敬,
明天见。
别忘了给我发囍帖。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5月2日
早上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
“疫情过后你会报复性消费吗?”
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有一个超赞的回答:
“疫情之前我买了一堆steam游戏,
又咬牙买了一个小贵的包,
还有美甲衣服等等的开销,
但是到买N95口罩的时候,
我没有钱了。”
有网友晒出2017年一次性口罩的价格,
150个7.8元。
这么便宜?
不会是假货吧。
想到一个概念,
红皇后效应(Red queen effect)。
这个概念来自于一本书,
《爱丽丝的梦游仙境》,
简单说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口罩可一点都没让我们失望,跑赢二师兄。
还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一句话:
“你要记住,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
并不是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别想了,
说你呢,
明天见。
比喻的陷阱。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5月3日
有那么一点居然想2020年更魔幻一点,
我是不是疯了。
昨天我就不应该放照片(健身丑照,后期整理的时候已经删了),太尴尬。
最近听到很多新鲜词汇,
闯进瓷器店的大象,灰犀牛,黑天鹅。
知道和懂得,是两回事,
特别是“聪明的”总结,与“傻傻的”探索,更是两回事。
所以我特地查了闯进瓷器店的大象是什么意思,
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
写字圈子子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好的文章很少有形容词,基本是名词和动词。
有一个词叫:比喻的陷阱。
意思说
一句话如果用上了比喻,
哪怕本体和喻体只有一点点相关性,
在读者眼中都会将两件事约等于一件。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闯进瓷器店的大象”后面跟着搞砸了,
或者勇往直前。
很喜欢一句话:
作为写者,要坚信自己的读者是沉默的大多数,这样才不至于失望。
想起郭德纲的一段相声,说,
我耗死他 。
写字不是为了说服,
不是为了记忆,
不是为了证明,
不是为了解释,
只是为了存在。
明天见。
黄金时代。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5月4日
今天五四,
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节日。
不过在青年眼里,只有在学校发生的节日。
敲黑板:
2008年4月,
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
“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
今年是王小波逝世23周年,
他的《黄金时代》里有这么一句话: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才知道,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
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
什么也锤不了我。”
想起一段话,
人会长大三次:
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
第二次是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
第三次是明知道有些事很可能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明天见。
过于刷屏的东西都没什么价值。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5月5日
昨天晚上大家看了演唱会没有?
“相信未来”,模仿4月19日全球抗疫演唱会One world。
昨天还发生了另一件事情,《后浪》刷屏了,热度甚至赶超抗疫演唱会。
过于被刷屏的东西,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后浪》是今天早上看的,没看多久就走神了,
昨天给好几个转发了视频的朋友点赞,一直没看,原因有三:
先来看看这个视频是谁做的:b站,
一个不缺年轻人的平台,甚至可以说只属于年轻人的平台。
我们再看看内容,
像不像一个中年人对另一个中年人说不要小看年轻人,
说白了是讨好现有客户,吸引更多客户加入b站的营销手段。
再来,年轻人的价值不就是“不听话”吗,
如果如此的强力洗脑,硬核说教,
会不会变成没有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的年轻人……
(相信这条会得罪很多人)
爱不爱国这个话题很敏感,
就像很多共青团公众号,青年大讲堂之类的,
强制每天学习多少多少时长,还要签到,
想一想,
细思极恐,某种程度上比不就是《后浪》吗?
最后,正如马化腾说的:
最怕就是自己老了。
可这是自然规律啊,
老了就认呗,
别最后感动不了别人,
把自己感动得老泪纵横。
小时候我们最讨厌说教的人,长大后我们却成了最喜欢说教的人。
放轻松,
不管前浪还是后浪,重要的是一直浪。
明天见。
什么是成功?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5月6日
昨天的推文爆雷了。
一个失败者怎么可能谈成功?
诶,问题来了,
那什么又是失败呢?
有一种说法是我们在批发劳动力,
在网上看到一个神回复。
请问何为成功?请用非世俗标准阐述一下。
回答:“什么成功,不就挣点儿钱,被傻逼们知道吗?”--王朔
还有另一个:“你是否需要用世俗的成功来证明自己?”
市面上讲成功的畅销书很多,
关于成功的定义也很统一。
经济学家阿尔钦在他1950年的文章里面就有一句警句:他说:
"Nothing succeeds like success",
译成中文是“成功是最大的成功”。
你真的成功了,说什么都是对的,但是成功怎么可能复制,
心灵鸡汤你就给我汤,
不给我勺子我喝什么?
想到一个事情,我微信朋友圈2018年6月20号有一条是这么说的:
大学里教创新创业的老师,
也许他们都没有创新创业过〔微笑〕。
(老师~这是一个幽默,一个幽默~〔尴尬〕)
翻着朋友圈看到那些点点滴滴,
又开始多愁善感了。
回不去了,
明天见。
在短暂的大学生活里遇见了许多有趣的人。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5月7日
在我短暂的大学生活中,遇见了很多有趣的人。
前不久(5月1日),
我写的《你好你好都你好》中意外收到一笔赞赏。
他是师兄,
是我大学认识的第一个人,
对,就是第一个。
当时收到录取通知书不久我就在贴吧上,qq上迫不及待地了解学校,
宿舍大不大,饭菜好不好,课程少不少,异性多不多……
再到后来加了群,
问群里有没有本专业的师兄师姐,
结果得到的回答都是一群逗(消音)。
我是怎么加到潘师兄微信已经忘了,
我们第一次见面已经是开学好几个月,
在那之前我们就像网友一样聊天,有的没的。
他教我怎么刷网课,
怎么在学校更好的混,
介绍附近好玩的地方等等。
俗话说得好:
防火防盗防师兄。
我庆幸自己遇到了不止一位好师兄,还有好师姐,还有好老师。
明天见。
我喜欢收集旧东西,
小学的考试卷,商场购物的存根,已经看完纸张和发黄的旧杂志等等,
最后附上一张两年前潘师兄带给我的潮汕特产肚脐饼照片。
(这名字和老婆饼煲仔饭一样瘆得慌)
孙悟空,猪八戒你会选谁?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5月8日
今天看到一个事:多数女生喜欢猪八戒多过喜欢孙悟空。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孙悟空,先分享一个小故事:
有个小和尚修佛多年,不得要领,就去请教禅师。禅师就把他带到一片空地,生起一堆火,忽然一下,就把小和尚推到火里。小和尚吓了一大跳,本能地就跳了出来。没等小和尚回过神来,禅师又一把把他推进旁边的河里,小和尚一顿扑腾,又很狼狈地爬上岸来。
还没等小和尚说一句话,禅师就劈头盖脸地问:现在你明白了吗?
小和尚一下子醍醐灌顶。
那现在大家明白了吗?这到底想表达啥?禅师想说的是:
修佛修佛,不能指望佛能救你脱困,关键时候,还得自己救自己。
孙悟空最后成了斗战胜佛。
既然说到孙悟空,
再来说一下猪八戒,
开开脑洞。
“有一个村子,里面有一个人叫裴太公,裴太公有一个女儿很漂亮,自幼许给了朱太公的儿子朱公子,朱公子是个人,不是猪八戒啊。没想到,这个朱公子家道中落,裴太公就想毁婚,但是裴姑娘非常喜欢朱公子,她就夜夜祷告,请求一定要跟朱公子在一起,没想到引来了黑风山的黑猪精,黑猪精听到了裴姑娘的祷告,变成了朱公子的模样,把裴姑娘骗到山里去了,正好这个时候唐僧师徒赶到,就把这个裴姑娘给救出来了。”
诶诶,你是不是以为我在说《西游记》?
故事中的“唐僧师徒”可是指唐僧,孙悟空,沙和尚,白龙马。
来自元末明初的西游记杂剧。
也就是说,
原版出处,
猪八戒是三师弟。
明天见。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5月9日
前几天收拾衣服,
把冬天的衣服折好放到最里面。
这几年断舍离三个字很热,
给生活做减法,少即是多。
比起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
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人物质生活丰富了许多,
“历史记忆”是会影响一代人的。
曾经以为,
有些信息很重要,
害怕丢失,不能丢失,
所以一直积攒着。
父母那辈人喜欢囤东西,
用着20多年前的电风扇,盖着他们结婚时买的被子,
哪怕起毛了都舍不得扔,剩饭剩菜更是不可能有的。
前几天看到一段话,是说清理手机内存的:
整理之后才发现,
其实这些都信息都可有可无,
是自己看得懂很重要而已。
不要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
也不要看轻自己。
我扔了好几件衣服,
只留下最常穿的三四套。
《三体》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也许以后还有缘相见。”
对物件断舍离,对人断舍离,对过去断舍离。
你们好,
明天见。
现在她越来越像一个小孩了。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5月10日
今天母亲节,
据说每一位女性生完孩子之后对男性都是降维打击。
(谁知道呢,要找反例一大堆,不幸的与幸福的。)
据说女儿天生与父亲亲,儿子天生与母亲。
(谁知道呢,要找反例一大堆,哪怕现代社会也是。)
聊点开心的,说说母亲节的八卦。
(还是一个洋节,说好的不过…〔你给我闭嘴,给我写检讨去〕)
以前说人耿直是夸人,现在说人耿直都有点缺心眼的样子。
据说80%的女性当妈后就不再化妆了。
(“据说”懂真多。)
万幸,到那时终于不用再辨别口红的色号了。
比较科学的解释是:
人类辨别红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条。
这就比不了嘛,绝对的降维打击。
好了,拉回来,
“1908年5月10日,许多家庭聚集在西弗吉尼亚格拉夫顿教堂,参与第一个“母亲日”的活动。”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母亲节。
巧不巧,也是5月10日。
有趣的是这个节原意是赞颂发起者的母亲,而不是赞颂全天下的母亲,是单数的“Mother's Day”,
而不是复数的“Mothers' Day”。
小时候我爸说:
你哋一定系捞乱骨头了。
想象一下,
家里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的感觉,
那种级别的吵架都不能用野生来形容。
现在她越来越像一个小孩了,
母亲节快乐。
明天见。
谁知道呢。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5月11日
今天早上看到一个很扎心的问题:
假设,你最多只有3年或5年就要被时代淘汰了,
要么身体不行了,要么年龄大了,
反正你就是3、5年后要被“淘汰”的那一个人,
你只有3、5年的时间来创造尽可能的财富或资源或平台或管道或健康,
来让你5年以后依然可以活得健康快乐而且财富自由、时间自由,
你这3、5年会做什么?
这个问题对病人来说就是现实,不用假设。
本来我想在那个公众号底下留言,
但看了其他人的留言我就放弃了。
绝大部分人都能猜到那种答案是什么。
积极向上,乐观进取。
也对。
可能我孤陋寡闻,
这些年“长期主义”四个字才进入我的世界里。
可,如果只有五年呢?三年呢?
大概一个多月前一位素未谋面的网友在我公众号后台留言说很欣赏我的洒脱和自律。
我的原话是:
“把自己的生命长度缩短到十年,那么什么都想开了〔捂脸〕”。
多多少少有点开玩笑的意味。
谁知道呢。
明天见。
怎么说着说着说到了吃?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5月12日
今天512,国际护士节,
也是08年汶川地震的日子。
记得当年语文苏教版有一篇课文叫《最后一课》,
说的是语文老师用身体护住了课桌下的学生,
哪有什么感同身受,
除了亲历者,
小学生对汶川地震的记忆也就那么多而已。
还有苏教版教材,
在我上高一的时候也全面取消了,
换成人教版教材。
昨天看到推特把德军入侵苏联照片删除了,
理由是不符合规定。
去年(2019年)罗振宇在某一期《奇葩说》里说:
“语文课的意义不在于要你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而是如果敌人再打进来,我们都读过《满江红》,
只要拿出“岳飞”这两个字,就能调动民族精神。”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烙印。
以前的老冰棍,绿舌头,水果多,
伊利五毛钱的雪糕,上面有有各种绿豆红豆,
夏天还有橙汁,沙士,在小卖部买了直接将饮料倒袋子里直接带走,
一边走一边吸着喝,五毛钱的辣条绝对是抢手货……
诶?
怎么说着说着说到了吃?
不管了,
明天见。
白马王子和灰姑娘。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5月13日
看到一句话,是一位朋友说的:
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你没那么多观众。
我有个习惯,每天早上醒来刷下朋友圈。
内容各种各样:
有发自拍的,
有发美食的,
有骂街的,
有失眠的,
有大晚上不睡觉拿熬夜冠军的,
有加班的,也有半夜饿醒的,
还有点歌的……
我发现盆友圈是一个大型的点歌平台,每早都能刷到四五首晚安歌。
几乎每一首发出来的歌曲我都会点开听,有时候还会看TA的朋友圈。
觉得每一首歌都是一段成长。
记得罗振宇在某一期《奇葩说》上说:
成长就是一个复杂化的过程,人变复杂了,看问题的角度变复杂了,这就是成长。
成长也许意味着磨平棱角,
可是那个最好的自己,
请务必一定要藏好,
无论如何都不可以退让。
成长就是:
明白了孙悟空只是神话;
白马王子与灰姑娘只是童话。
长大了,
听着谎话,说着假话,拿着电话,聊着废话。
明天见。
第三个满月宴啦!
原创魄渊魄渊蠹鱼5月14日
转眼90天过去了,
不知不觉借了大家一个半小时,
一场电影的时间,
想想该怎么还。
我还会再做142天,
(我勒个去,越写越长,
那感觉就像明明高考只剩一个月了,马上就可以解放了,
却告诉你高考延期一个月),
但愿拉黑我的人不多。
前不久看到一个数据,
(原始出处我就不找了):
90%的自媒体都是写洞察用户情绪共鸣的煽动性文字。
回想自己过去写的90篇,
意识流,卖萌,卖故事,装傻,回忆流,追热点,发丑照,炫智商,劲爆文,粤语流……
都试过了,
这里面有容易写的,
也有难写的,不断突破自己。
基本一篇下来要花一个小时,
从选题到写再到改。
觉得我傻吗?
白白浪费这些时间。
前不久重温了《千与千寻》,
竟然意外发现千寻进入的那个新世界,
时钟是有13个间隙的。
意味着那个世界一天有26个小时。
想想,
如果每天多给你两个小时,
你能改变什么?
谢谢你的到来,
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