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

作者: 善熙春风 | 来源:发表于2017-10-26 15:09 被阅读0次
    乡音

          偶尔的几次,女儿用纯正的郑州话给我聊天,我倒表现出一脸的“诧异”。我是豫东人,虽然已在郑州生活了二十余年,除了工作上多用普通话以外,平时交友上也多用老家话,有时还会经常被别人问及:“你是豫东人?”,我便点头说是,对方还能表现出察言观色的喜悦:“听口音就像”。

          在家里,我父母说的是豫东话,我和太太跟孩子交流时都用普通话,太太是洛阳人,平时也说洛阳话,但是女儿从哪里学到纯正的郑州话呢?这可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吧。因为她生在郑州,长在郑州,接受着这方水土的滋养,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固化的发音。虽然一个人成年后会因求学、工作、婚姻、生活等种种因素异地而居,虽然身处异地已经会说当地的方言,但时而在普通话或当地话里掺杂的乡音是永远变不了的。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但是同样的汉字,会因区域而分发出诸多读音,如若统计,我感觉会有上百种或者上千种。就拿郑州来说,市区的居民和郊区的居民口音不同,西郊的居民和北郊的居民口音又不同。我经常因公务越过黄河出差新乡,但相隔一条黄河,郑州话和新乡话明显不同。我也沿新乡去过一次他的县级市辉县,交谈时,辉县话倒能听懂,但是进入辉县的山区,听着就有些吃力了,如果没有当地陪同的解释,还真难分辨出对方表达的准确意思。翻过山便是安阳的林州,除了某些字词外,大多都听不懂了,加上手势、眼神、表情,“交谈”的乐在其中。

          中国的乡音文化,我感觉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比拟的,两地之间,哪怕相隔一座山、一条河、一道沟、一陇地,乡音都会有所不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我不是语言专家,但我倒越来越怀念起老家的乡音了。

          我的老家话千姿百态,颇有意境,就像《论语》中的之乎者也一样,每句话喜欢加个后缀“得dei”音,所以一说起老家人就有个顺口溜:吃嘞萨(啥)?面条得,放嘞萨(啥)?豆芽得,谁(sei四声)揍(做)嘞?大嫂得。只要会说上这个顺口溜,不管走到哪里?都说明你是我们那个乡的。也就是说,不是在我们那个黄河古道沙土地上长大的人,你学是学不来的。

          我曾经把很多老家的方言归纳起来,去查新华字典的对应字,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大都是字同音不同或者音同字不同。老家人有个习惯,如果饭点时打招呼会问:“吃了吗?”,回答“没呢。”,“那去我家吃点吧?”,回答:“不去了,我还有事嘞!”……。如果说你要真的接受邀请去家吃,哪怕一碗糊糊、一碗面条都会馈赠给你,但大多情况下这只是一个见面的问候,没人当真。农村人喜欢赶集,每逢赶集时见面会打招呼问:“去哪里?”,回答:“赶集去。”,问:“要钱不?”,回答:“兜里有”,这是一种托辞,一种醇厚的礼貌,如果当别人问到你“要钱不?”的时候,你千万不能说“要”,这样就“打脸”了。

          我们更多的在影视资料里听过纤夫的号子、赶车的号子、赛龙舟的号子。在我们老家也有一种“打夯”的号子,这种号子充满浓郁的豫东特色和快乐的劳动场面。打夯是农村建新房时夯实地基的最朴实的方法,打夯的工具就是用四根长短、粗细均匀的木棒,以“井”字型交叉捆绑在一个圆石磙上,由八个青壮劳力各握木棒的一端,将石磙高高地举起再同时地放下,让石磙重重地砸在画好的地基线内,这样盖起来的新房就牢固了。原本是打夯,但得有号子,没有号子八个人的力使不到一块去,石磙就会举偏或举不上来,没有号子石磙不能平衡的落下,甚至还有砸到人的危险。固然喊号子的人很重要,又要会唱词,又要看地基线,还得喊得让出力的人兴奋,号子不停,举夯就不停,会喊号子的,省时省力又出活,不会喊号子的那就让举夯的倒霉了。

          “打夯”一般都在开春后的晚上,白天干完农活后,村里的号子手和青壮劳力就会被主家邀请过来,蒸上一锅馒头,煮上一锅鸡蛋,熬上一锅米汤,炒上几个硬菜(带肉的菜),村里人互相帮扶,打夯不要工钱,只要能吃饱肚子就行。吃饱喝足点上马灯,如果有月亮的晚上更好,号子手一声令下,第一波开始上场,围夯而站,手握木棒,胳膊上绷满青筋,等待着第一声号子:

          “同志们举起来呀哈!”号子手抑扬顿挫有力地喊出第一声;

          “嗨吆呵嗨!”夯手们齐声回应举起了第一夯。

          接下来,号子手就要有词了,或是故事,或是戏曲里的典故,或是指挥矫正夯位:

    “武松打老虎呀哈!”呼号

    “嗨吆呵嗨!”回应

    “燕青他打擂台呀哈!” “嗨吆呵嗨!”

    “三打那祝家庄呀哈”, “嗨吆呵嗨!”

    “宋江那来挂帅呀哈”, “嗨吆呵嗨!”

    … …

          喊完水浒,再喊三国;喊完岳飞传,再喊杨家将;喊完打日本,再喊灭老蒋… …。

          每喊完一曲,中间都要休息一下,换下一波夯手上场,村里的老弱妇幼竞相围观,宛然看了一场生动的大戏,热热闹闹,笑声不断。

          乡音有很多,一一的举例,我相信世界上最好的英语翻译也得望而却步。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有各地的文化,各地有各地的乡音,融合到同一地方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都在怀念着,讲述着自己的家乡文化,或许用贺知章的一首诗能描述出漂泊的心境: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乡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rk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