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鸾•回归的青铜器】
望烟波里,故乡水迢迢,昔繁华第。
苦短流光,尺素惊鸿难寄。
尘封九州列鼎,动干戈、不仁天地。
遥想莫邪干将,紫气龙泉泣。
念匠心、良器两相忆。
万里异乡身,只影凝睇。
断柳残花里,哪堪孤烟起。
天涯玉轮暖照,遣行云、共商归计。
莫问垂名湮没,喜新晴风气。
虽然知道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回流了不少流失在海外的文化珍品。在国家博物馆看到久违的子龙鼎,听到志愿者的讲解依然感觉血流喷张,喉咙梗塞。
中华民族这种对青铜器的独特之情就连自认为比较了解中华文化的日本东北学院大学的富田升教授也难以理解。
他说,“中国人对于美感的价值底层中,存在着独特的崇拜不详的青铜器的价值观。”
不期望外人了解“九州列鼎”象征国家的意义,只是问一句浅白之语:“你家里的镇宅之宝被他人掠夺走,你会有何感觉?”如果不是国家极弱,怎么会让国宝流离失所?
又还有多少宝物在外面哀叹“苦短流光,尺素惊鸿难寄”?如果不是处于“动干戈、不仁天地”的动乱中,怎么会忍心让“匠心、良器两相忆”?
而庆幸的是我们的民族虽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虽然每次动乱一来,“莫邪干将,紫气龙泉泣”,但是一到统一盛世后,中央政府则开始“遣行云、共商归计”,又开始将一件件“万里异乡身”的宝物回归。
非常庆幸的是,孩子们一个个围着讲解员细细地听着那一个又一个令人痛心疾首又可叹可喜的青铜失而复归的故事。
在全国人民开始从四方八方涌向回家之路的春节期间,仅希望散失在世界各地的国宝们都能顺利回家!
笺 注
九州列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春秋左传》有记载:夏朝初年,划天下为九州,设州牧。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派人先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精选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全国九州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
莫邪干将:即干将莫邪gān jiāng mò ye。干将,春秋 吴国人,是 楚国最有名的 铸剑匠。 楚王命令干将为他铸 宝剑。干将与妻子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宝剑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邪(也作 镆铘)。知道楚王性格乖戾,将雌剑献与楚王之前,干将把雄剑托付其妻传给其子。后干将果真被 楚王所杀。其子成人后成功完成父亲遗愿,将楚王杀死,为父报仇。
紫气龙泉泣:源自《晋书·张华传》载,当时“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张华找来精通谶纬天象的雷焕,雷焕以为“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后果在豫章丰城掘得两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当天晚上,斗牛之间的光气就消失了。雷焕将一剑送给张华,另一剑自己留配。张华给雷焕写信说:“详观剑文,此剑就是干将,与其相配的莫邪,怎么没有送来?虽二剑分离,但天生神物,终究是要会合的。”后来张华被杀,宝剑不知去向。雷焕死后,其子雷华带剑经过延平津,剑忽从腰间跳出落入水中,雷华使人入水寻剑,找不到剑,只见两条龙各长数丈,盘绕水中,身有花纹,寻剑的人惊惧而回。片刻间光彩照人,波浪大作,于是双剑从此消逝。
备 注
1、此诗押中华新韵。按朱敦儒的《孤鸾•天然表格》格式填词
2、图摄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为迄今发现最大的商代圆鼎——子龙鼎。上世纪20年代,子龙鼎流落日本,最后历尽坎坷由国家出资从香港商人处购回。
3、以上的解读是在写诗时的所思所想。一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看懂并喜欢上中华古典诗词;二是为了哪一天自己再失忆时能够看懂自己所写的诗词。因而,若只愿沉浸于诗词世界的读者可忽略不看。
4、不过,事后再回味可能又有新的启示,而且每个人理解的角度不同,可以从多个出发点进行解读,或许这正是写中华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5、以诗词言志,以诗词写史,记录生活的痕迹,见证蜕变的年代。
6、诗人华兹华斯有言:“我相信我的诗歌之使命便是安慰受苦者;使开心的人的更加快乐,好让白天的阳光更明媚;教导年幼者及各年龄层有仁爱之心的人学会真正地观察、思考和感受,让他们在行动和心灵上更有德性。这就是它们的职责,我相信在我们作古多年后,它们仍会忠实地完成这个使命。”——以此共勉。
7、生活还有中华诗词这个心理医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