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豆腐
01猪血加了盐,就可以凝固,凝固好后用刀分割成大块。
02把锅洗干净,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烧开备用。把生猪血轻轻倒入锅中。尽量保持血块不散烂。
03大火煮,煮的过程不要用勺子去搅动。有没有淹住的地方可以用勺子轻轻的舀锅边的热水浇在上面,促进表面的凝固。
04清水先会变得越来越浑浊,不用管它,继续煮,过一会儿,水又会渐渐变得澄清,仍然不要翻动它。再煮一会儿,血块里面完全凝固就好了。
05将血豆腐捞出来,放在干净的盆里,加入凉水冲一冲,倒掉,在加入凉水养着,随吃随取即可。
做好的血豆腐,我最喜欢的做法是用葱爆炒。
首先锅中入油,下八角、花椒等香料,再加上三四个辣椒最美;油热加切好的葱片,葱片稍软,加入事先切成片的血豆腐,大火掂锅翻炒两次即可出锅。鲜香麻辣,味道十足。
炖大骨
炖大骨是我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炖大骨是需要在大锅里完成的,奶奶事先将猪的各种骨头洗净,剁成合适的块。炖大骨的做法和煮肉的做法差不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我喜欢的是炖大骨的时候和感觉,奶奶一般会在腊月的下午或傍晚炖骨头。冬季的傍晚,天冷了下来,我守着灶台,守着这一锅肉香和一片温暖,在灶洞里火要熄灭时往里扔几个玉米轴。噼里啪啦的火苗映红了灶堂,也映红了我的脸。
而奶奶则不断地查看着锅中的骨头,最先被捞出来的是排骨块,排骨块晾凉用绳子串起来,放到干燥通风的地方。这些排骨块一般不让我们小孩子吃,留待正月里做糖醋排骨或炖排骨待客。接着被捞出的是猪大骨,在猪大骨被捞出前,奶奶会先让我停了火,让猪大骨浸在肉汤里入味。猪大骨被捞出后放在一个大陶盆里,我就围在陶盆边,看着她把大骨头上的瘦肉撕下来,这些瘦肉她是不吃的,但倒不时地喂上我一口。我对这些瘦肉也兴趣缺缺,我的兴趣全都在那些大骨头上。这也是我在奶奶煮大骨头的晚上,即使再晚也要等的原因。那些大骨头上确实没有多少肉了,但我还是愿意啃,大骨头上残留的肉丝,骨头缝里揪不下来的筋膜都让我欣喜。奶奶不止一次地说我,吃撕下来的瘦肉不香吗?可确实不香啊,现在想来,我对于骨头的执着或许是源于我的属相吧。
不啃大骨头已有二十多年,啥时候能在回到那时的场景,让我一次啃个够。我想怕是此生都不能了吧,骨头可再啃,人早已不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