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卑与超越》(40)了解犯罪心理

《自卑与超越》(40)了解犯罪心理

作者: 蔷薇花自开 | 来源:发表于2023-04-06 10:48 被阅读0次

《自卑与超越》

作者:作者:[奥]阿德勒

译者:杨颖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了解犯罪心理”这一部分。

阅读感悟:

书中认为:自小与人缺乏合作能力,而又被溺爱的孩子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一个从小听话乖巧的女儿最终杀害了自己的母亲,仔细看看,从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没有任何合作,只要求孩子搞好学习即可。一旦孩子学习成绩稍有偏差,父母就如临大敌,导致孩子压力越来越大。

最终,在外人看来幸福的一家以家破人亡收场。

整本书一直读到现在,感受最深的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千万千万不能溺爱孩子。

经典摘抄:

犯罪分子表现出的行为和态度中,最明显的就是努力去占领优势地位,去解决问题,去克服困难。但他们之所以是犯罪分子,不是因为追求本身,而是追求的途径。

我们的环境和遗传都没有任何决定性的力量。同一家庭、同样生长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可能走上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我们改造罪犯的唯一方法,是研究他们在童年时期的遭遇,找出是什么事情阻碍了他们学会与人合作。

孩子们会问:为什么我得为别人服务?如此胸襟让他们无法解决生命中的问题,也就必然会犹疑踌躇,想要寻找最便捷的出口。

儿童所面临的三种主要困难处境是:第一,有生理残障的儿童;第二,被宠坏的儿童;第三,被忽视的儿童。

我的回答一如既往:总要有人首先开始,别人是否合作与你无关。我的建议是,不要担心别人是否合作,去做。

所有犯罪分子都是胆小鬼。他们逃避那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卑与超越》(40)了解犯罪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hr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