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一老友见我很长一段时间没发过自拍和说说,怀疑我死了,就打了个电话,确认了一下,满满的关怀之情,真的非常感动,也感到很幸福。最最重要的是,他还爽朗的告诉我,几个月前我向他借的两百块钱,如果说我现在手头紧的话,先不用着急还钱,千万不要跟他客气,我再次深受感动,也感到很幸运。毕竟这年头,像这样真心的朋友是越来越少了。
闲聊时,无意间谈到旅游这个话题,他口若悬河地跟我讲述着这几年来他去过的名山大川、走过的古城小镇,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最后朋友问我,这些年都去哪里旅游过,我沉思片刻,扶了扶眼镜说到:瓦罗兰大陆。
其实关于旅游的计划,我每年都有,只不过他们绝大多数就像我当年的学习计划一样,都是短命鬼,活不过两周,便被我一次又一次地扔到召唤师峡谷里的敌方泉水中。不过与之不同的是,不会是那么赤裸裸,甚至是不要脸的,我总会为不去旅游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说晕车严重,或者说是余额不足。
五年前,初入大学,激情、梦想自是不少。记不得具体时日了,可我无比清晰的记得那天,秋风习习,馨月湖畔的金柳在温柔的夕阳的余晖之中摇曳生姿,慵懒的将发梢儿垂在金灿灿的湖水之中,透过枝叶间隙,眯着眼睛,可以看到那红彤彤的夕阳如顽童一般,时隐时现,若即若离,妙趣横生。就在那天,我带着我刚买的一本精致的笔记本夹带着一只“价格不菲”的黑色水笔,昂首挺胸的朝图书馆五楼的自习室走去,找了一个可以看到外面天空的座位,戴上入学时刚配的黑框眼镜,脸上应该是无比庄重虔诚的表情,然后一本正经地在笔记本上规划着四年的学习生活计划。现在想想当时的情形,感觉自己好傻逼,对吧。还记得当时关于旅游的计划还算是比较多的。
一直想要去趟北京,毕竟是帝都嘛,一定得爬上长城,对吧,想象一下,站在长城之上,负手迎风而立,仰观东升旭日,俯瞰青秀河山。悠悠千载,有多少王侯将相,英雄好汉,名人志士,曾和眼下的你在同一个地方,甚至同一个位置,看同一种风景,生同一种情怀,时空交错,心灵合一。当然了,如果说此时再循环播放一下韩磊老师的那首《向天再借五百年》,就更好了,对吧;
要去桂林一次,看一看漓江渔火,再对桂林的山水品头论足一番,看看所谓的甲天下是不是其实难副,以我爱自拍的习惯估计免不了会跟那个20元人民币合个影儿,哈哈哈!
还有那个浙江,我也要跑一趟,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在某个雨中的清晨或者黄昏,伫立在某座小镇的某条小巷里,等待那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般的姑娘,如果等了很久还没遇到的话,我大概我会在布满青苔的青石板上轻轻刻上这么几句话吧:我来了,等了你很久很久,却没遇见你,或许命中注定,我们是两条平行线,只能擦肩而过而永远不会相遇。但是,如果某天你看到了,请联系我,我的电话是156*****,记得加我微信!
当然了,也幻想过到国外去溜溜弯儿,在巴塞罗那的流浪者大街的一角,扯上一块布,放上一直碗,然后进行才艺表演《江南皮革厂倒闭了》,我觉得我应该能收货一笔不小的收入,还有罗马也不错,不过我听说去那里的人都喜欢向许愿池里投几枚硬币,其实我觉得这样并不好,会污染泉水,给工人带来负担,所以我当时就决定以后要去那里代表祖国传递来自于五千年礼仪之邦的善意......
然而,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就我个人而言,我想去的地方,几乎是一个都没去成;而我没打算去的地方,还是一个也没去成。不得不说是造化弄人啊!(我去,什么破搜狗输入法,给我打成了皂滑弄人,话说有这个成语吗?差评!!)
这四年里我只和朋友一起去过北京一次而且还没有到长城去,本来我是打算去的,可是当天风比较大,天儿比较冷,那个家伙冻得受不了,尽管他合理的利用小棉袄的每一寸布料把自己裹成了一个粽子,但好像还是难已解决实际问题,一直嚷着要走,最后在天安门广场溜达一圈儿后就匆匆离去了,就这样我跟长城擦肩而过。这也是我那四年唯一一次与自己想去的地方近距离接触吧。
其实毕业之后吧,我是有很多机会去国内的这几个地方的,但是我依旧没去,现在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担忧,很担心自己梦想的地方与实际差距太大,这一种失落很容易让我失去一些东西。特别是我去过一些广为人称道的地方之后,这种担忧就越发的强烈,大有古人所说的近乡情怯之意。我个人觉得,也许最想去的地方,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地方,而是抽象出来的一个意象,一种情感而已,仅仅存在于脑海中或者心中。好吧,说了那么多,相信你大概也懂我的这种想法了,没错,简单来说,我他么就是没钱,一穷逼,不好好搬砖,旅什么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