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活在上海这座大城市的第一代移民,仿佛忙碌才是活的充实、有价值的标志。偶尔休个假,休的时间久了,心底都会不自觉的生出一丝丝恐慌,仿佛这份闲暇是偷来的,受之有愧。大城市仿佛是个大的旋转木马,外表看上去五光十色,绚丽无比,每个人坐着自己的那匹木马,欢天喜地的绕圈,一停下来,便似繁华谢幕,归于沉寂。
我来自于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当然时间久了,家族里总归会有一些不寻常的故事。但在我的成长史里,这些不寻常的故事有意无意都被掩埋或忽略了。自小被灌输的还是一套常规、朴素的生活逻辑,好好学习,找个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少年时,也曾狂妄自大过,觉得自己的一生定能活的精彩,与众不同。蓦然回首,却仍是逃脱不了家庭的印记,命运的安排。
高考时,因为心理负担太大,几分之差,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命运的安排,还是进了家人中意的第二志愿,一所老牌的专业院校。毕业后,进了学校对口的传统行业,在老家从事一份稳定的铁饭碗的工作。
工作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找个好老公,过上大部分人都过的那种日子。谁知天不遂人愿,小城市,也许是因为经济的制约,大家眼中的优秀资源主要来源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医院、银行和大型国企。如此狭窄的定位,必然导致了优质资源的稀缺。没有严格的统计数据做支撑,在我的印象中,虽然中国男性人口数量大于女性人口数量,但剩女现象却似乎在城市里更加普遍,到今天各类相亲节目中还是优秀的女生更为常见。当然也因为一些不切实际的少女情怀,眼光不免有些高。再加上原生家庭的矛盾,萌生了逃离家庭的念头。
人生第一次成功的叛逆行动就此诞生。在网上投了简历,找到了一份上海的工作,离开大家眼里的铁饭碗,来到了上海。现在回想起来,颇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应该庆幸在21世纪初,信息流通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来之前没想过查查上海的房价,调研下在上海一个月的最低生活费多少,多久才能买到自己的房子,甚至都不知道租房应该怎么弄,更别提其他在一个大城市里生活可能碰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就这样一个人单枪匹马从老家来到了上海。如果换做现在的自己,人到中年,面对当时的选择,铁定不会这么简单直接、快意恩仇。但时至今日,回想当年,却还是暗自庆幸着年轻时的无知无畏,为自己打开了通往更多风景的一扇门。如果一直在老家待着,应该会岁月静好吧,但估计彼时也会生出一丝平淡似水的遗憾。所以,我还是更愿意相信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