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课
享誉世界的中国艺术史家,巫鸿教授,在哈佛和芝加哥教授中国美术史三十余年,这本《第一堂课》就是他开设的每一门课程的第一堂课的讲稿。作为一本入门级读物,有人称为中国版的《艺术的故事》,但是和线性的《艺术的故事》不同,这本书是按照专题分类的。全书24个章节分成上下两编,各12个章节,上编侧重于美术历史的概述和观察方法,下编着眼于观察美术史的不同角度,视野更多元,角度新颖。
巫鸿老师跟梁文道老师做过一个访谈。里面提到很多关于课程的意义,方法和一些生动的小故事。巫鸿老师说国外的这些名校非常重视学生的core course,通识课程,所以都会找非常资深的教授来教这些课,因为刚刚毕业的学生知识面没有那么广,更多地关注于本领域,但是通识课需要非常广阔的视角,跨领域的交流。在哈佛和芝加哥学生都有shopping period,就是每个学生可以到处晃悠然后决定自己要选哪些选修课,教授们想要吸引学生就不能照本宣科或者一门课教十几年。学校鼓励教授们不断推陈出新,而教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把教学和自己的研究水乳交融。
这个思路下的结果就是,这些课程的角度都非常独到,同时因为是通识所以不会过于学术而将人拒之门外。而这些讲稿都是每门课的第一节课,内容简短,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又能勾起兴趣。豆瓣上有读者说,每个篇章,都是一个世界的入口。深以为然。拿我自己来说,每看完一章,我都好希望能有机会上到完整的课程啊,于是就在网上一通找,有的相似内容能找到一些讲座,但是这种形式和阅读相比吸收知识效率太低了,后来就想还是先把这本书看完再买巫鸿老师的著作来看吧。
这些引人入胜的讲课,充分体现出巫鸿老师课程设计的功力。据他自己说,每一次开课都会思考这门课的目的,内容,逻辑,方法。以此避免授课中思路不清或者泛泛而谈。所以讲稿不管是逻辑还是语言表达都非常有条理,我觉得正因为是讲课稿,比著作更易理解。
作为一名读者,最大的感受就是,第一,老师总是能看到问题的本质,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墨守陈规。比如在后期中国美术史那一章,他说传统的中国美术史的分期方式要么是按照朝代的框架,但是老师认为,这不是基于美术史内部的因素,因为朝代和社会制度的更迭并不是立马体现在美术史中的,而美术史要研究的是艺术自身的变化。还有一种分类方式是按照艺术媒介,比如铜器,石刻等;这也是在孤立地分析艺术风格。而巫鸿老师的分期,旨在探索在变化中的文化和政治语境中解读中国艺术。这也和他受到过的人类学训练有关。非常合我这种对社科也有很大兴趣的人的胃口。
第二,老师能从一个很小的,通常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忽略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来研究美术史,不局限于东西,不拘泥于形式。比如全球美术的纪念碑,中西的废墟,穿衣镜等为线索来发掘人们进行艺术创作中的一些动机。他在研究时又很善于通过对比来看到以往被忽略的角度。比如他会比较基督教和佛教来发现宗教艺术上的共性和特性。
授课过程中,因为老师面对的学生不仅仅来自中国,很多是对中国历史一窍不通的西方人,所以他用而以“专题”代替“时间线”的方式,来打破理解障碍,提升兴趣。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哪怕没有任何基础的人也能在他的引领下领会“中国美”的意蕴。这对于我这种历史渣渣来说就非常友好了,读书的时候我就非常反感在毫无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一堆毫无内在联系的枯燥的数字和名词。
同时,老师又非常善于启发学生,不会直接给出某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比如在全球艺术中的“纪念碑”这一章中,老师先抛出了大众对于纪念碑的普遍认知:形状上很大,功能上往往是纪念缅怀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从而宣扬特定的意识形态。但是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反例,试图通过这些线索来试图颠覆人们对于纪念碑的传统认知,进而思考纪念碑的定义。
总的来说,深入浅出,充满启发,让我这种对艺术史感兴趣的历史渣渣也能充分领略“中国美”的意蕴。
最后想说,这本书的颜值和阅读体验太棒了,装帧完全长在了我的审美上。书的封面和每一章的开页都是纯蓝底色和白色的文字。蓝色介于锭蓝和克莱因蓝之间。纸张非常有质感,手感很舒服。最特别的是在翻阅的过程中非常舒服。看其他书的时候,打开的书很难放平在平面上,要么用东西压一下,要么用力按压背脊部分,但是很容易造成纸张脱落。但是本书牢固又好用,我查了一下,采用的是锁线胶背技术,大概就是先用线锁住再用热熔胶封住。关键这线的颜色和封面的颜色一致,很有质感。内页的排版很简洁,没有过多的干扰信息。
好啦,期待封城过后,买老师的其他书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