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
2015年10月3日,我带着孩子与企业家朋友一家共五个人,从上党沁州古城到晋中祁县,不必走太长高速,因为此时的国道208线,还基本能走,也通达。翻越太岳山脉的武乡分水岭,就一路下坡来到晋中交界,过来远、子洪镇就到了三晋名镇祁县东观镇,再继续北上约十几公里就到了乔家大院,当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取景于此,因其独特风貌和鲜明特色迅速走红,后又因电视剧《乔家大院》蜚声海内外。
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太原盆地的南缘。祁县地当通衢,历来是山西省交通枢纽之一。古时有两条驿路通过。一条是秦陇等地北上晋阳必经之路,另一条是由晋中通往晋东南的孔道。太岳山北麓,汾河东岸。子洪口东有板山,西有白寺岭,双峰对峙,形成天然关隘,是进出上党之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祁县历史悠久、晋商文化发达,自古就有“金祁县银太谷”之称,因古时有“昭余祁泽薮”(长杂草的积水地带)而得名。1994年1月,祁县古城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从过去上大学的九十年代,经208国道经常坐班车上太原路过此地,早就知道乔家大院的大名,但一次也没进去过。如今,再不能错过此次机会。上午十时许,我们来到了乔家大院,停车驻足购票参观,体味晋中大院的晋商风韵。
乔家大院地处祁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乔家堡村,距省会太原50公里,乔家大院是祁县乔家的宅院,“在中堂”是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家第三代掌门乔致庸的堂名。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又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时间虽跨越了两个世纪,却保持了清建筑风格的浑然天成的城堡式建筑,历经二百余年的风雨沧桑,傲然屹立。
乔家大院占地10872平方米,建筑面积4715平方米,由6幢大院19个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院与院相衔,屋与屋相接。全院以一条平直甬道将6幢大院分隔两旁,院中有院,院内有园无不造型精巧,匠心独具。院内砖雕、石雕、木雕,俯仰可观,脊雕、壁雕、屏雕、栏雕等以人物典故、花卉鸟兽、琴棋书画为题材,各俱风采。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被专家学者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在这里,可以了解乔家是如何从买豆腐到发展成为晋商大户的。还可以领略三件国宝的风采。先看看那三件国宝,万人球堪称中国展览馆中最早的监视器,一个挂在天花板上的水银玻璃球,据说为乔家从美国进购来。犀牛望月镜,采用东南亚的铁梨木雕刻而成,造型独特,样式美观,堪称为稀世珍品是国家的一级文物,同时也是乔家的镇宅之宝。九龙灯红木,昔日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而逃向西安时,乔家捐赠30万两银子与太后以解燃眉之急。后慈禧太后为感谢其忠诚而赏赐了绝世仅有的两盏九龙灯。
“大院深深几许?故宫隐隐隐乔家。”
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前来参观这座大宅的游客络绎不绝、摩肩接踵,因为这里不光有北方名居的典型中式建筑群,其蕴涵的文化魅力和家风家训理念值得推崇,除三件国保外,特别是这里的楹联所蕴含的的儒家文化、晋商文化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门四柱七楼宏伟气派的木质门楼,“乔家大院”四个金色草书大字,在蓝色底幕的映衬下熠熠生辉。跨过门楼,高大巍峨的城墙下,三块精巧的照壁展现在面前。
老远就看见金色的浮雕“福字”镶嵌在灰褐色的照壁中央,照壁两侧“经济会通守纪律,言词安定去雕镌。”刻有三代帝师祁藻所撰楹联,意思是在经营商业时,行为要遵守社会道德法纪,诚信规范;与人交谈时要用朴实的语言,真诚实在。转过身去,就是“百寿图”照壁:“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的篆字对联,这是晚清军政重臣左宗棠为乔家题写的,意思是减少个人私欲,以恢复人之本性,顺应自然天理;积蓄修养道德,才能符合礼乐法度、社会规范。
大门是拱形的,两侧悬挂:“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这副铜板楹联镶嵌于乔家“在中堂”大门上。这是晚清重臣李鸿章撰写赠予乔家的一副对联,意思是子孙贤能,家族将繁盛壮大;兄弟和睦,家庭能富贵利达。古语讲“家和万事兴”,该联蕴涵着中国传统的和谐、包容、大度等“和为贵”治家理念。
进入大门,是主人公乔致唐的故居--在中堂,占地一万余平米,有三百多间房屋,雕梁画栋,大气磅礴。建筑中比比皆是的楹联牌匾更是一绝。处处彰显这个民间宅院的不同寻常。驻足门前,举头环顾,只见慈禧太后御赐的金字牌匾“福种琅嬛”熠熠生辉,当慈禧逃至山西的时候,就凭借人脉关系,把慈禧接到了乔家票号的总部。乔家用山珍海味款待太后,让慈禧非常满意,临走时乔家又借出10万两白银,以供慈禧挥霍。慈禧回京后,一直忘不了乔家的热情招待,就询问乔致庸想要什么赏赐,乔家资产丰厚,黄白之物是看不上,就斗胆请了一4字的牌匾:“福种琅嬛”。琅嬛原指传说中神仙的住所(一说藏书地方),“种”字又表明慈禧身居高位,带了一分乞求的意味。慈禧听后喜出望外,当即下旨令山西巡抚将这块匾赐给乔家,这块匾从此就成为了乔家荣耀的象征。
在中堂大门阁楼上匾额“履中蹈和 ”。意为遵循中庸之道。“蹈和 ”指处世待人诚恳平和。宅院主人名为致庸,堂名“ 在中堂 ”皆取自儒家核心思想“ 中唐”之意。乔家以此治家,讲究忠厚和睦,不偏不倚,和而不同。
然而,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到抗战爆发,其产业荡然无存,只剩下大院一个空壳子。至此,叱咤风云数百年的晋商代表乔家,已经成为历史。然而晋商文化与晋商精神,却在大院中保留下来,世代流传。
“会芳”匾悬于乔家私塾院正堂门楼上,它采用一整块木料以圆雕手法制作为荷叶状,形象逼真,匠心独具,书法精湛,是大院木雕匾额之精品。它与古典门楼建筑相互辉映,表达了乔氏主人见贤思齐,会聚贤德人才之意。对联:“宽宏坦荡福臻家常裕,温厚和平荣久后必昌。”这副楹联挂于私塾院正堂门楼,意思是处事心地宽宏坦荡,就会福至运达,家族时常富裕;待人性情温厚平和,才能荣耀久长,后辈必定昌盛。该联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修身治家思想。
此外还有明楼院一进院:“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浅简的联语点明了主人传家与处世之道。明楼院三进院:“行事莫将天理错,立身宜与古人争”。意思是做事不要违背自然规律与社会法则,立身处世应当与古人争贤。简楼院:“诗书于我为曲蘖,嗜好与俗殊酸咸”。该楹联由近代著名书法家赵昌夑书写,挂于筒楼院三进院屏门上。该联意思是诗书对我而言就像酿制美酒的曲蘖,增长自身学识,培养高雅情趣。乔家祠堂:“百年燕翼惟修德,万里鹏程在读书”。德兴堂北院:“忠厚培心和平养性,诗书启后勤俭传家”。西南院正院:“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
每一道门或楼,几乎都有一副对联匾额,都是一道底蕴深厚的风景线。它们集文学、书法、雕刻、装饰艺术于一体,寓意深远,内涵丰富,不仅彰显名门望族的雅度,还蕴涵着主人修身齐家和经世致用的哲理及生活情趣。其人文魅力至今闪耀,让慕名而来的八方游客,在出入俯仰间得到艺术的熏陶,感悟处世的哲学。
不知不觉中,时近中午,我们一行恋恋不舍跨出乔家大院的大门,就赶紧往下一个景点千朝浪屿水世界奔去。
2023年5月31日星期三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319f37f6edad976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441fc5b77cf179e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05683c66261a01d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6e189f05d2a49ad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a34d180f00c0e8d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a77273c128d4455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b11aa52b2b0415c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