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服装搭配旅行·在路上
恰到好处而不失腔调 | 一衣多穿的最大化

恰到好处而不失腔调 | 一衣多穿的最大化

作者: 一只海伦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21:12 被阅读16次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椒房物是(savoir_vivre)


    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情境下都比较合适的”和“在某特定情境下最合适的”永远是两个互斥的概念。所谓“百搭”的单品,就是和各种其他服饰搭配都不出错的单品——可是,我们穿衣,只是为了“不出错”吗?

    第一次听说胶囊衣橱到现在,可能有个十年了。依稀还记得当时这词汇带来的新鲜感,应该是早年间和“日系风”、“极简”这些概念一起流行起来的。胶囊衣橱的基本概念就是,用尽量最少的单品,搭配出适合最多场合穿的最多套衣服,非常适合旅游等需要考虑行装容量的场景。

    即便我们是啖花饮露的仙女,下到凡间也需考虑种种客观情况。在座若非力大无穷且从来不惧超重行李罚款,想必都是想拎着轻飘飘行李毫无压力走在异乡美景里的。面对行李容量这种不可抗的外力因素,胶囊衣橱是很多人出行选择的解决方案。

    然而如同解数学题,“解题有很多种方法,要学会开发新的思路”,行李空间有限这道难题也不是只有“胶囊衣橱”这一种解决方法。这篇文章就简单谈谈如何在“一衣多穿”时依然保持时尚态度和个人气质。

    正文开始前,我要先放一个disclaimer,这是我整篇文章所有观点的大前提。极简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西方在六十年代发起的Minimalism movement所留下的精神遗产至今仍是很多艺术领域的养料来源,其去繁从简、回归本真的理念在当时非常前卫,以至于至今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认为每个人从中都能受益匪浅,然而具体应用到什么方面、发挥到什么程度却应当是因人而异的。

    一味地追捧某一种潮流、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与需求是盲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有必要提出一些alternatives。任何生活方式都是要和践行这个生活方式的人合拍的。如果在践行极简主义的过程中,你感觉到你的生活受到限制,没有发挥最大的可能性,那么你可能需要多从本身的特质和需求出发,而不是依附某一种看似合理的主义。只有当你找到了最贴合自己的lifestyle,你才是找到了对你自己而言的所谓的“极简主义”呀!

    众所周知,胶囊衣橱背后的逻辑是靠一系列具有丰富的搭配可能性的单品、通过百变的排列组合、最终实现outfit总套数的胜利;然而同样的问题,其实也可以靠“一衣多穿”来解决。换言之,胶囊衣橱会告诉你,衬衫配牛仔裤用于白天闲逛的时候穿,晚上牛仔裤换成一条半裙,也可以去喝喝鸡尾酒;然而我给出的alternative却是,我们选出一条连衣裙,白天也可以穿,晚上也可以穿,需要换一换的只有搭配的零件。

    前一种方案比较懒人,而我提出的后一种方案就需要穿衣者自己多动点脑筋。放弃了靠多件单品实现的flexibility,“一衣多穿”高度依赖衣服本身的潜能:我们要拨开迷雾寻找本质,去观察它自身具备的众多元素拥有怎样的性质。到底什么样的布料和设计既能经得起一点点入世的活动,又不会在大场面下漏了怯。而根据场合进行不同搭配的任务从而也就落在了配饰、而非其他大件衣着单品的身上。诚然,这种穿法很多时候会面临在一个场合下“overdress”,在另一个场合下又“underdress”的情况。但是首先,这是可以靠深思熟虑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的,其次,这种穿法背后本身也需要穿衣的人有一种率性的态度。

    好了,说了一大堆,举个栗子。

    可谓是effortless chic的精髓了,但是气场加持不可或缺。

    《爱在黎明破晓前》这部早早被文青推上神坛的经典,记录了在一天内火车上偶遇的男女主发生的种种故事,里面的法国女主一条裙子穿了一天,从火车上下来,和男主走遍了种种地方,经历了种种情景,却始终美得别有风味。

    坐火车 闲逛 晚餐date ......蹦个野迪也没有在怕的

    打底衫+吊带裙是典型的90年代搭配,这两年回潮了,让人看着格外亲切。

    《情人》里随家人住在西贡的法国少女正是青春无敌的年纪,穿着一条不合身的裙子,配一顶莫名其妙的帽子和莫名其妙的鞋,走南闯北哪里都敢去。

    “我身上穿的是真丝的衣衫,是一件旧衣衫,磨损得几乎快透明了。那本来是我母亲穿过的衣衫,有一天,她不要穿了,因为她觉得这件裙衫色泽太鲜,于是就把它给我了。 件衣衫不带袖子,开领很低。是真丝通常有的那种茶褐色。这件衣衫我还记得很清楚。我觉得我穿起来很相宜,很好。我在腰上扎起一条皮带,也许是我哪一个哥哥的一条皮带。那几年我穿什么样的鞋子我记不清了,只记得几件常穿的衣服......那天我一定是穿那双有镶金条带的高跟鞋。那时我穿的就是这样一双鞋子,我看那天我只能是穿那双鞋的。我上中学就穿这样一双晚上穿的带镶金条带的鞋。我本意就是这样。只有这双鞋,我觉得合意,就是现在,也是这样,我愿意穿这样的鞋,这种高跟鞋还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穿,它好看,美丽,以前我穿那种平跟白帆布跑鞋、运动鞋,和这双高跟鞋相比都显得相形见拙,不好看......这顶帽子怎么会来到我的手里,我已经记不清了。我看不会是谁送给我的。我相信一定是我母亲给我买的,而且是我要母亲给我买的。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削价出售的货色。买这样一顶帽子,怎么解释呢?在那个时期,在殖民地,女人、少女都不戴这种男式呢帽。这种呢帽,本地女人也不戴。事情大概是这样的,为了取笑好玩,我拿它戴上试了一试,就这样,我还在商人那面镜子里照了一照,我发现,在男人戴的帽子下,形体上那种讨厌的纤弱柔细,童年时期带来的缺陷,就换了一个模样。那种来自本性的原形,命中注定的资质也退去不见了。正好相反,它变成这样一个女人有拂人意的选择,一种很有个性的选择。就这样,突然之间,人家就是愿意要它。突然之间,我看我自己也换了一个人,就像是看到了另一个女人,外表上能被所有的人接受,随便什么眼光都能看得进去,在城里大马路上兜风,任凭什么欲念也能适应。我戴了这顶帽子以后,就和它分不开了。我有了帽子,这顶帽子把我整个地归属于它,仅仅属于它,我再和它分不开了。那双鞋,情况应该也差不多,不过,和帽子相比,鞋倒是其次。这鞋和这帽子本来是不相称的,就像帽子同纤弱的体形不相称一样,正因为这样,我反而觉得好,我觉得对我合适。所以这鞋,这帽子,每次外出,不论什么时间,不论什么场合,我到城里去,我到处都有穿它戴它,和我再也分不开了。"

    (原著里女主的第一人称叙述)

    这与其说是一种浑然不觉的天真无知,倒不如说是阅世颇深后的自觉自信。

    不合时宜却又浑然天成

    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一套outfit走天下的搭配思路具有一个隐形的双向弱势,那就是有可能在较正式的场合里不够有气场,在过于市井的情况下又可能显得过于自持。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个人认为,通过搭配者个人对服装本身材质、剪裁、和氛围的理解,这个可能性是能够被避免的。诚然,若是有在大场面上“艳压”的需求,当然还是要乖乖穿着“战袍”。

    可以在晚会上“艳压”的 Jason Wu 祖母绿素缎晚装裙,但却绝缘于任何稍低等级的场合。 这条斜裁的dvf晚装长裙美就美在用料的“大方”,长度及地,是所到处寸草不生般的惊艳。但同样的原因也恰恰造成了它的“不日常”。

    只能最契合某一情景的“合适”与一套公式解千万题的“方便”到底是两种互相矛盾的属性,如何取舍,因人而异。

    在这里,我还想提出一个我个人的理论,关于一件衣服最重要的三个因素:颜色、款式、和材质。

    我认为要成就一件真正完美得恰到好处的衣服,这三个元素缺一不可。比如一条裙子如果剪裁合适,料子也高级,但颜色却十分艳俗,或者哪怕只是普普通通的“基本色”,然而过于常见、过于流水线,那也会将整条裙子的潜质泯灭,沦为二流;又或者取用高级的料子,其颜色也较特殊,让人眼前一亮,而版型却漏洞百出,也到底无法成就一件好衣裳;再有些服装,颜色新奇,版型也尚可,而料子本身实在难以身兼重任。后两者常见于很多淘宝店铺出品,稍微有些fashion sense的人也都能鉴别出料子的低劣或者版型剪裁的问题,故而很多已经比较有水平的时装精最常犯的其实恰恰是第一种错误:忽视了颜色的重要性。不过这确实情有可原,版型和面料的问题是客观问题,是具备经验的人都可以学习掌握的,而颜色的鉴别在于审美的主观性,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对错题,十分微妙,难以直接习得,往往要费许多的迂回功夫。

    这相关的讨论可以留给以后,不过在这篇推文里,我只想在表面的程度上稍微引进这一“三元素”的观点,并借助这个观点来解释如何选择不过分华丽能够在街市中穿梭、又足够镇得住中高级场面的“全能”outfit。

    来自Stelen的斜裁露背裙:cowl neckline, thin elastic straps, low back, & slightly flared hem.

    我认为可以从以上所提的三个方面着手,通过调整不同方面的“高级感”程度,适配出我们所追求的既有日常感又有正式感的“恰到好处”的感觉。以这条裙子为例,它的料子是类似真丝的合成纤维,有真丝的华丽感但是稍逊,在耐用度上则更强于真丝,所以面料上属于乍一看比较华丽,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华丽,比较versatile,各方面中和了一下,在普通场合下其实最后不会过于跳脱。

    在长度上,它稍微过膝,所以并没有超短裙的性感(性感=不够日常)或者拖地裙的过度正式(依旧指向不够日常),所以在总体长度上看是符合我们追求的“恰到好处”感的。但是它却同时具备性感的荡领和大露背,所以在性感度上偏高,日常度从而降低,这一点可以靠搭配外套来中和掉。到了不需要日常度的场合时,便可以取掉外套,露出它本来的面目。

    颜色上,丁香色属于不是很特殊,但也绝不算basic的颜色。更何况,不是所有叫一个名字的颜色都是一样的,这件面料颜色尤其温柔好看,足以让任何人的目光驻足片刻。浅丁香色的饱和度也比较低,所以不会太喧闹,可以安静地融入到更多的场合中。所以总得来说,这件裙子在三个方面上都是比较温和中庸的,没有过度华丽,但也绝非一味平凡,所以是符合我们的诉求的。

    上面的例子显示了一种思路,那就是三个方面都达到各自的平衡和中庸,而另一种思路则是三个方面上,使有的方面调到较高的阀值,而有的方面较低,达到总体上的平衡和中庸。比如这件 DvF 的裙子采用了这个品牌最经典的裹身裙设计,其实有点一片式的感觉,没有什么复杂的设计,简简单单,在日常度-华丽度的光谱上无限偏向日常。但是这件裙子采用的料子是真丝,流光溢彩,更神奇的是,布料上颜色和图案的设计采用了很不常见的黑底金黄碎花,品牌网站对于颜色的描述上是“marigold”——万寿菊/金盏花,偏橘的金色,美好又耀眼。料子和颜色本身的特殊性让这条裙子的华丽度无限上升,很大程度上凌驾了设计的寡淡。

    但是设计往往会为裙子设立华丽度的上限——领子和袖子只是最基础的直线条,裙底长度也是最最日常的程度——所以这条裙子到最后还是远远到不了真正的“华丽”,停留在了细节华丽却整体日常的界限,最终也成为了我们“恰到好处而不失腔调”类outfit的一个选择。

    RACHEL COMEY Elipse Ruched Dress

    上述理论在这条RACHEL COMEY的裙子上则主要体现在其面料的降级。纯棉的料子固然仍是好料子,但是华丽度直线下降,日常度直线上升。剪裁本身不过分做作,但上身处可见一些巧思,所以属于比较日常但也不平凡的范畴。颜色上是鲜艳的西柚色,饱和度偏高,比较华丽,所以在夜晚穿出去也不算boring or plain,穿着者舒舒服服却也可以赢。

    各种各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简单叙述至此,希望能启发到大家,可以举一反三。

    最最重要的是,其实每个人在这些光谱上都占据着不一样的位置,对于有的人来说比较华丽的可能对另一个人来说还算是日常的范畴。华丽或者日常都没有什么绝对的分界线。要穿着得体,还是要先了解自己。说到底,服饰本身是不可以单独讨论的——衣服和人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把服饰拿出来单独探讨,脱离了本身的穿着者,再随便给人穿上,是注定要不合身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个人不支持胶囊衣橱等一概而论的搭配理论的原因。

    扫码关注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恰到好处而不失腔调 | 一衣多穿的最大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sm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