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词文化】诗友会古体诗
【诗词文化】《兰溪棹歌》

【诗词文化】《兰溪棹歌》

作者: 牡丹客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12:29 被阅读3次

《兰溪棹歌》

唐 ·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vxID : gwxs100

解析:

讲真,一个“凉”字便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略带寒意。

都说“春暖花开”,其实不然。殊不知,此诗是写于春天的晚上,春夜是微凉的,就好比说:寒冬刚去,不可能直接转到炎夏,会有春来过渡,春就是夹于冬与夏之间的不冷不热、乍暖还寒。

vxID : gwxs100

如何知是写春呐?

“桃花雨”便告之了季节,南方的桃花雨,延绵持久,滴落湖中很细微也很清澈(这不同于北方的浑浊)。故而,两岸的景色在水里被倒映得清晰可见。

前两句写的是实景,后两句写的是虚景;前两句写的是静态,后两句写的是动态。一实一虚、一静一动,结合得恰到好处,似乎写出了一种春的调皮。可见诗人对春夜的喜爱!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vxID : gwxs100

诗人将看到的和想象到的写进了诗里面。

有学者认为,这首诗写的是渔民打渔时的情景——这让我产生怀疑。试问:夜生活不太丰富的当时,谁会那么无聊在荒芜的岸边看人打渔?

“棹歌”一词,刚开始是指渔民打渔时唱的歌,这点没错。但后续不是演化为“与水乡有关的诗词”了吗!?所以,这首诗很有可能是诗人乘舟行于兰溪所作。

注:以上解析,仅代表个人观点!

(如何让你遇见我,我在这里等你)

相关文章

  • 【诗词文化】《兰溪棹歌》

    《兰溪棹歌》 唐 ·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解析: 讲真,一...

  • 兰溪棹歌

    今晚胡杨林小朋友背的是戴叔伦的《兰溪棹歌》,简单说了下意思,主要想让他想象到诗中景色的美好,说到“越中山色镜中看”...

  • 兰溪棹歌

    今天是我们班参与彩虹花晨读课程第 14节; 助学教师:廖小清 参与人数:五年级18人 今天课程的收获: 今...

  • 兰溪棹歌

    今天我带着班上的52名同学一起参加了一场运动:捉鱼!是的,当学生们在理解“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后不禁瞪...

  • 兰溪棹歌

    清晨,和孩子们一起走近《兰溪棹歌》,欣赏一番美景,由一弯新月、山色、溪水、柳树、春雨、鱼儿等意象构成的“月下鱼跃图...

  •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译文 一弯蛾眉月,映射着清冷的黑...

  •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

  •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预习第二单元

    二单元: 默写:古诗《兰溪棹歌》、《桃花溪》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

  •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预习第二单元

    二单元: 默写:古诗《兰溪棹歌》、《桃花溪》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

  • 《兰溪棹歌》感

    杨柳舒展着自己的腰肢,嫩草悄悄露出头来,桃花慢慢张开了笑脸……一切的生物,都在用不同的姿态迎接这美丽的春天,而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文化】《兰溪棹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sv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