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我想我会。
影片中前后呼应,一部电影问了观众两次这个问题
这是人生一大问,不是所有人都能给出回答,或者说敢给出回答。
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人觉得人是会变的,随着时间,经历等等一系列变化自己一定会慢慢改变,变在哪里自己也说不清,但觉得自己会变。
其实不然,有句古话大家一定听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变或者不变,其实都来自于你的本身,你变在于你本身就是个善变的人,而不是出于外界强行将你改变,又或是你欺瞒本心,心理暗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实则不是。这样的人,遇到一定的外界影响,自然会做出变化。
影片本是讲了几个年轻人满怀着诸多渴望,在四个非同凡响的时代里一路前行的故事,而在章子怡饰演的王敏佳的那个时代里,有一对夫妻生生扣住了观众的心弦。
这是个学生眼里温润如玉,教书育人的好老师,是邻里之间和善待人,乐于助人的老实人,但是,实则这是一个每天都要鸡飞狗跳的家庭,是一个只要在屋内每一寸空气都伴随着低气压的家庭。
片中仅有的一次两人面对面争吵中,许老师崩溃地嘶吼着:为什么我不能变?为什么所有事都能变,这件事就不能变?妻子带有着一点决绝地回答道:不能!
你们看,这是个本来就觉得人性改变不需要被谴责的人,那他从前到后的改变自然不足为奇。
再者说,许老师真的是个好人么?怕是不见得,也许他是个好老师,但他算不得是个好人,更是个很自私不负责任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
他想要的是爱是自由,他享受被爱带来带来的一系列好处,去不能接受一点因爱而生的责任。他吃淑芬做的饭,穿淑芬洗的衣,住淑芬收拾的屋子,却又将具象的物体分的清清楚楚。
我记起高晓松说过:现在中国的孩子没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既想要国外的自由,又想要国内父母的大爱无疆。
许伯常也是,他信奉爱情至上,他觉得没有爱情了两个人不应该在一起,哪怕是结婚也觉得自己是在逼迫下不得已而为之,但又满足妻子对他事无巨细的照顾。
作为老师,为人不仅有才,还应有德,他觉得自己待人接物谦逊有礼就是文化人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就是善待妻子了,其实他真的善么?
在片中有一段,许老师在刘淑芬的暴怒之下慢悠悠吐出一句:你打死我吧,打死我,你每个月少30斤粮票。这是一种带有威胁并居高临下的姿态,是一种施舍的态度,所表达的是:我现在所给你的,都是我是施舍给你的,你可不要再惹我,不然连这点施舍的都没有了。
文人之德,至少尊重生命,在我看来,王敏佳的遭遇,他才是那第一刽子手。无情无义,自私,冷漠。
刘淑芬供养他读完大学,他一句不爱就会约;刘淑芬拿到那封信他看了自然知道是谁写的,但是他没有一句解释,没有一句安抚,任由妻子将事闹大,他不知道自己可以避免悲剧,可以解决问题么?他知道,但他没有这么做。看似与他无关,但是他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他而死。
而刘淑芬的举动更是带有一种飞蛾扑火般的壮烈,两次拿着信同许伯常争吵,不过是想他给一个反应,哪怕是骂骂自己不要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也好的过一直的无视。
如此卑微的情感自然抵不过一个本就是个不善无德会变之人。
世上唯一不变的不过是一直在变啊。
孤坟葬着未亡人,枯井跳下活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