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四·六二】
桐城女子方筠仪嫁左君文全而寡,年二十有六,即守节以终,有《含贞阁集》。其《偶检先夫遗草》云:“鹦鹉才高屈数奇,未开箧笥泪先垂。平生映雪囊萤力,不见腾蛟起凤时。狱底龙埋光讵掩,墓门鹤返事难期。九京应悔呕心血,百卷文章待付谁?”
方筠仪,桐城人,左文全室。早寡。工诗,著《含贞阁集》。其他不详。
鹦鹉才高,典故,取之《后汉书·祢衡传》:射(黄祖之子)时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者,射举卮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恚,遂令杀之。”这就是祢衡因有文才,顷刻写成《鹦鹉赋》而最后遭黄祖杀害,英年夭逝的故事。后人多以此为题吟咏,以鹦鹉才高命夭喻之。如曾布《江南好》:“莫倚善题鹦鹉赋,青山须待健时归。”刘克庄《贺新郎·六用韵,叙谪仙为宫教兄寿》:“黄祖斗筲何足算,鹦鹉才高命夭。”表达了对高才遭斗筲之徒嫉恨而被杀的愤怒感情。
数奇,音shù jī,古人迷信,认为偶数吉利,单数不吉利,故将命运不佳,凡事无法偶合者称为“数奇”。唐·牛肃《马待封》:“待封恨其数奇,于是变姓名,隐于西河山中。”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且休嗟数奇!且休嗟数奇!待时藏器。”
箧笥,音qiè sì,藏物的竹器(多指箱和笼),在古代主要是用于收藏文书或衣物。《文选·班婕妤·怨歌行》:“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晋书·卷六七·温峤传》:“与臣书别,臣藏之箧笥,时时省视。”
映雪囊萤,音yìng xuě náng yíng,成语,形容夜以继日,勤奋学习。由两个典故构成。“映雪”出自唐·徐坚撰《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囊萤”出自唐·欧阳询等撰《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后人把这两则典故合成“囊萤映雪”这个成语。
腾蛟起凤,意思是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才众多各显其能。出自《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明·冯惟敏《桂枝香·赠妓桂香》:“看今秋步月登云,到来春腾蛟起凤。”
狱底龙埋,典故“丰城剑气”的另一说法。意思是指宝物是无法埋没的。据《晋书·张华传》:传说在吴灭晋兴之时,尚书张华发现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知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其地在丰城,于是张华任命雷焕任丰城令,雷焕到任后,于狱中挖出宝剑两把,一名龙泉,一名太阿,紫气也就消失了。
墓门鹤返。未找到对应的典故。我理解,过去多称人去世为“驾鹤西去”,“墓门鹤返事难期”,是否可以理解为:人死复生的事情是不可期望的。恳请有知者赐教。
九京,音jiǔ jīng,释义:1、即九原。春秋时晋大夫的墓地。《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京。”韦昭注:“京当为原。”《礼记·檀弓下》:“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於九京也。”郑玄注:“晋卿大夫之墓地在九原。京盖字之误。”清·胡鸣玉《订讹杂录》卷二:“方氏曰:‘九京即九原。指其冢之高曰京,指其地之广曰原。’则九京、九原本通用。”2、泛指墓地。宋·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诗:“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3、犹九泉。指地下。宋·叶适《翁诚之墓志铭》:“不忮不求,归全其生乎,不从古人於九京乎?”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