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简书写的第39篇文章。)
昨天照谱弹《春晓吟》,古琴三级曲目,发现有一处一直以来弹错弦,有两处一直以来搞错时长。
早前,我就总结了一条学琴经验:每天至少逐句对着谱子弹一次以纠错校准。但是,当曲子背熟了之后,弹顺手了,就不想再伤眼神看谱了。
事实证明,曲谱跟经典书籍有异曲同工之妙,看谱百遍其错自现。所以,对曲谱得抱有一如初见的感情,不管你跟它多么熟悉,都不要轻视它。
心里要有点数,像《海上钢琴师》的男主1900那样,没有谱子,随心随性弹奏,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
看了《海上钢琴师》,我要从我的字典里抹去“精通”两个字了。
犹记得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在介绍自己某项技能的掌握程度的时候都爱用“熟练”、“精通”这些字眼,比如WORD熟练,精通英语之类的。
现在想来,真是对这些词语有着很深的误会。你是大师吗?你精通?你的水平在山顶了吗?你精通?
you see see you:
百度里“精通”的基本解释是“透彻理解并能熟练掌握”。我觉得这个解释不准确,不足以表现出“精通”的高级,这种通晓、通达的水平是比“擅长”更厉害的水平,至少要能在原有基础上创造一个自己的体系。
所以,自己掌握的一些技能其实就是勉强能用的水平。
琴艺方面,1900当然算精通了,他能将眼前所见,脑中所想弹出来,并能感染周围的人,这种与他人他物相融的水平是超凡绝伦的。 但是,跟我国古人比起来,可能还差一丢丢。
1900能感动人,没说能感染动物吧? 前面的文章有介绍过四字成语“六马仰秣”,就是伯牙弹琴,马都抬头倾听,忘记吃饲料。
古琴方面,古人最高境界的琴技水平,叫“移情”。不知道怎么解释这种境界,举例说明吧。
孔子向师襄子学弹古琴,师襄子仅仅教他怎么弹,不告诉曲名,等孔子自悟,孔子弹到最后真的悟出来了“那人皮肤黝黑,体型颀长,眼光明亮远大,是个统治四方的王者---周文王”。这个乐曲叫《文王操》。
蔡邕,东汉人,大家可能对蔡文姬这个名字更耳熟,他是蔡文姬的爸爸,精通音律。他的水平可以确认为精通。
有天,邻居设宴招待他,他去到的时候刚好听到有人在屏风后弹琴,他说琴音藏杀心,安全起见,他想原来返回。
后来,那弹琴之人解释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知了,我内心紧张,担心螳螂抓不到知了”。 弹琴之人目睹螳螂捕蝉,产生杀心并在琴声中流露出来,蔡邕居然听出来了。
古人能以琴入情,以琴移情。1900的琴技对我来说是高不可攀的,对古人来说会不会只是基本要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