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对于90后激烈批判在零五年前后开始兴起。
说法很多,总结起来大致就是定义90后是垮掉的一代。
当时,90后第一批孩子是15岁。
90后的这一枚“垮”掉的标签,一直带到现在。
直到有人告诉我,国际新标准规定,92年出生的人已经被划为中年阶段。
我忍不住问自己,我们刚被垮完就步入中年了?
某天正常上班的早晨,我吃着菠萝包坐在办公室和一群“为人妻母”的姐姐们闲聊。
“昨天,谁家姐姐的女儿看了《一只狗的使命》。”
“谁家姐姐的儿子贪着电视不做作业挨骂。”
“今天,菜市场的山药特惠0.99元一斤。”
我自如穿插在各种话题之间,乐此不疲。
下班走出公司大门的时候,我内心无比安逸平静。
拎着包站在旷地,看着同事被家人爱人开车接走,闻着沿街的饭香,我突然惦记起我还没房没车没存款,我一无所有只能回到没有窗的出租屋。
那一瞬间我几乎绝望,我明明只有二十几岁,面对生活,压力,理想,欲望,顷刻像个即将愁掉发际线的中年人。
读了《新周刊》发表的文章,叫《90后的中年危机已经杀到》。
咪蒙称这种危机为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它的主要症状就是迷茫和焦虑。
这才意识到我们穿过二十岁站到世界面前,却找不到入口。
那晚不安,一个人窝到凌晨三点,和许多人聊起天。
“中年”一词与90后挂钩,让不少人表示猝不及防。
但字里行间我发现可怕的不是一纸之规,而是明明才20几岁,更多人却在真实的生活里陷入了“中年危机”的状态。
所谓“中年危机”的状态,我想大概就是职场所愿和压力、理想与现实以及所得对欲望。
半夜和老吴聊天,他如今26岁,想追求一个女孩子却被要求一份体面工作和薪资。
我们从苦涩无奈谈回我们的二十岁。
他的二十岁还在泡妞,我的二十岁还在各地跑。
我整理了对话27岁准备放弃一切从零开始创业转型的人,也问了27岁没房没车准备结婚的人,他们都不确定自己是否找到了与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
最后在凌晨天蒙蒙亮的时候我和老吴不经发问对方,二十岁,我们回得去吗?
最后是大片的沉默。
后来我又问他们,我们最终能找到出口么?他们告诉我,会的。
- @王自疯 25岁“那根火柴擦出的弱光,遇上了寒流,就熄灭了。再亮起来,需要好久。”
『 王自疯,人如其名。
曾扬言,“生于自由,死于艺术。”
梦想:导演,做一部属于自己的荒诞作品。』
点开你的问卷,我正在离家几百米外买菜。捡了几个胡萝卜,没心思挑选了。
我低着头往回走,一路都在想,我的二十岁,是什么样的。
二十岁我考上了理想艺术类院校,在大学校园里混着日子,看着莎士比亚的话剧,读着顾城的诗,偶尔还翻翻演员的自我修养。
我经常庆幸,自己居然比任何人都幸运找到了自己喜欢并且可以去坚持的事情。
毕业以后,我到过横店,又南下深圳。
找了很多家影视公司去做事,我曾天真的以为,我可以慢慢地,做起来,直到有一天,电影院真的放映着自己的作品。
最后这个三流的影视公司,和我想象中相差的太大。
在那个公司里,每天都在做着莫虚名的业务,每个人都低着头埋在自己的手机上。
我兴起,不做声响藏在了服装橱柜里。半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无人问津。
那天我非常悲伤,走在柳絮飘满的街头,我才意识到自己想要逃离此刻境界,可就真的困在其中了。
我做了一年,决定辞职回家。
回家后,家里人不再支持我的影视梦想。
他们觉得25岁的我,就应该正经考一个事业单位,安安稳稳过一生。
我没有更好的办法,面对这样的人生改道,我只能叹口气,无话可说。
二十五岁的我就像一个植物人,思绪虽有万千,奈何手脚麻木,动弹不得。
二十岁时给自己写下的那句“生于自由,死于艺术”也提前实行了,如今真的死于了艺术,行尸走肉。
昨天晚上我梦见在一片月光下的海岸线走,我燃起了一根火柴。
火苗太微弱,我却一直找不到那团柴堆,我很着急。
可偏偏还遇上了寒流,火苗还是熄灭了。
我试过再点起来,可能需要好久。
不知道最后有没有成功。
梦就醒了。
@小学生 27岁
“想去改变很多东西,但随便一个问题,就感觉很难解决或者迈不过去。”
『 小学生,土木工程毕业。
27岁准备创业,进军互联网行业。
为了平衡理想和现实。 』
我在土木工程做了四年,收入可观,只有谋生,没有生活。
还是有很多人羡慕我的,工资高。虽然风吹日晒的时候多一点,但毕竟好在不需要付出太多体力活。
我从小就喜欢琢磨互联网,但在爸妈干涉下,我念了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专业,也“顺利”得到这样一份工作。
有时候在工地上站着,我常常对着钢筋水泥发很久的呆。
我觉得我陷入了一个存在主义危机深渊。
我怕创业没有专业知识支撑,我怕现在转型太晚,可我又忍不住怀疑如今工作的意义和自己的价值。
我缺少那把手电筒。
我今年27岁,在安稳的生活里迷路,找不到和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
今天我辞去了工作,做了一个很疯狂的决定,照着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力摁下重启。
@陈一一 26岁
“其实是这个世界被定型了。”
『 陈一一,文艺优雅。
生活里有花,还有一只猫。
梦想,未知。 』
我看见你早上发送的内容。
即使到了现在这个年龄,迷茫还是会有,但多了份稳重。
我相信在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会很快让自己走出这份焦虑。
说不上阅历深但也知道不少道理,至于他人所说的已是中年我不太在乎。
心态比较重要,小时候也曾悲秋伤春,如今这样的生活模式,就算慢慢变老,也会比年轻的时候惬意。
这个世界其实是被定型了,所以才会出现像这样的问题,什么阶段该做什么样的事,若没有做到便被社会指责或疑问。
我的二十岁,恩,二十岁也在迷茫,但不至于焦虑。
可能因为入世不深。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过程最后找到方向。
只是有些人会很快的知道自己要些什么而有些人还在思考或者陷入迷途。
@Frank 25岁
“最遗憾的是,因为焦虑和害怕你什么也没有做。”
『 Frank,创业。
目前做着教育咨询,心理疏导。
为了降服孩子,玩的一手好王者。
据说已经找到了入口。 』
我的话,我现在方向明确,我简单跟你说几点:
一:跟同年人一样,我也在你寻找自己的方向,好在前不久找到了一生从事的方向了。
体验与建议:坚持。
二:需要不断的自我提升,身体与灵魂。 就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样。
当我们接触的多了,自然明白了自己所需。
三:最遗憾的是,由于焦虑害怕什么也没做。
生活无非吃喝拉撒,电影里的,文章里的,更好的生活现象,很多只是假象,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最要紧。
@陪伴 24岁
“我不想回去二十岁。”
『 陪伴,姐姐。
梦想:嫁给他。 』
14年相识。
是个童年不太顺利的姐姐,在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给了我两年陪伴。
在她16年决定出发上海时我一个人偷偷夜车五小时跑去海岛城市。
写下《海岛病人》。
那篇文章反响不错,也因此结识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蕊希。
工作之后不想放弃,时间不够用,常常熬夜写稿,咖啡烟酒茶。
有天夜里累的恍惚,又想起她来。
给她编辑了两条微信:
“那天下雪,我和你半夜跑出去吃鸡公煲,我们在二楼逼仄的空间里仰着头灌下二锅头。我很多话没说出口就坐在你面前嚎啕大哭,你说了一句让我坚持到今天的话:你已经很努力了,比起很多听之仍之的人。”
“从离开上海开始,我的预感没有出错。不论过的好与坏,你都离我越来越远。那天听你说快订婚了,我又哭又笑一个人呆了好久,说不上来究竟是喜极而泣还是悲从中来。”
陪伴在上海的日子也有打电话给我。
一次是吵架,想回来。
一次是抑郁,想工作。
一次是害怕,做人流。
我问过她,你们曾为谁做家务而闹分手。你那么迷茫过,对这段感情依然有信心吗?
她只是很坚定的告诉我,我想嫁给他。
那天很久之后我问她, 如果让你回到二十岁,你还愿意回去吗?
她依然很坚定的回答我:不愿意,我喜欢现在踏实的生活。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