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四那年,一个很有名气的日企来校招聘,一年十八薪,免费提供公寓和食堂,每年还有去日本研修学习的机会。
进入最终面试环节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年级学霸A,还有一个是大美女B。
学霸A:在我们还不知道日语一级为何物的时候,她就已经高分通过了日语一级。每次期末考试她总是年级第一,学校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似乎是专门为她设立的。
美女B:成绩中等,不算特别突出,大三考过日语一级,和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差不多。
那时候,我笃定,最终能被选上的肯定是A,但是,最后却是B成功进入了那家公司。
学霸A:160的身高,目测体重有120多斤,属于微胖型的。长相很普通,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美女B:身高168,是一个瘦瘦高高的大美女,瓜子脸、双眼皮、大眼睛、还留着一头飘逸的长发,什么样的衣服穿在她身上都感觉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这个并不是特例。
因为后来我们发现。最终去了大公司的颜值都不差。
(2)
我大学没有谈过恋爱,因为没有男生追我。
说起来好像特别可怜,但是我发现那些长相普通、不会穿着打扮的女孩在大学里大多都是单身。
我记得大一那年,有一个老乡(男)特意从别的学校过来看我,还带我出去爬山看风景,我以为他对我有点意思。
那时的我,穿着从老家买来的衣服,既不符合我的年龄也不符合我学生的身份,手里还提着一个已经脱了皮的旧包。
那时的我,既没有买衣服的闲钱,也没有审美,于是把从老家买来的衣服从大一穿到了大二。直到有一次和室友逛街时,室友说我和菜场里的大妈穿着一样的衣服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到底穿的有多丑。
很显然,那个特意从别的学校跑来看我的老乡,联系了几天之后,就再也没有了联系。现在想来,如果我是男生,看到大一大二时的那个自己,肯定会被自己的丑惊讶到。
后来,到了大三、大四,我打工赚到了钱,去店里面买了适合我身材和年龄的衣服(以前都是在地下商场买的),穿着那些新衣服、梳着丸子头,背着书包悠闲的走在校园里,我发现我终于融入了大学。
我室友都说我变漂亮了,我也觉得。看着自己大一和大四的照片,才知道原来四年时间可以由内而外的改变一个人,包括外貌和气质。
(3)
颜值差异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大学里面,走入社会之后,更加明显。
相亲,相的是脸蛋还是内涵?有些人打着“注重内涵”的旗号,紧紧的盯着女孩子的脸蛋;有些人对眼前的美女说:“不管你长得漂不漂亮,我都喜欢你”。
公司里,美女总是更受欢迎,帅哥总是更受欢迎。换作是我,如果每天有个美女站在面前,不仅养眼,还能带来好心情。
……
(4)
有人说容貌是上天注定的,改变不了的。
其实不是。
有句话说的好:“人丑就要多读书”。对这句话最好的证明可能就是大学四年的前后对比照,百分之七八十的女生都发现自己在大学变漂亮了。
当然,读书不能让我们从单眼皮变成双眼皮,从四方脸变成鹅蛋脸,从一米五长到一米六,但是,读书真的可以提升我们的气质。
有些人总是嫌弃自己胖,说喝口水都胖,于是得出的结论是:自己是易胖体质。从来不想办法减肥,却一直给自己肥胖找借口。
有些人总是嫌弃自己皮肤黑,责怪爸妈没有把自己生好。却从来不去想自己该如何美白、如何保养。
经常听到有人咬牙切齿的说:“你看那个女孩,不仅长的漂亮,还嫁了一个好老公,怎么天下的好事都被她一个人占了?”
并非有意夸大颜值的重要性,但是大家可以放眼自己的周围,长得漂亮的女生是不是机会要比一般人多一些?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