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难题时,我们往往会对相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却忽略了自己已经转换了原始问题这个事实。
我们常常相信甚至深信不疑的大脑,原来也有偷懒的小属性。当它面对难题,面对需要分析、推理、思考、判断的问题时,不是立即进入兴奋状态,不是调动已有认知与经验去面对,而是会采取讨巧的小计谋,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总之一句话,如果能不费力地应付过去,就采取蒙混过关的态度。
真的是这样吗?“我不是这样的,我遇到重大事情时,都会深思熟虑,慎重思考”。当看到这个问题时,很多人都会对此产生质疑。
在此,我再提出几个问题,大家不妨做一下思考:
1、在律师、富豪、医生、职场金领、企业主之间,哪类CG群体的比例更高?
2、英文字母K,通常在英文单词中,出现在首位、第二位、第三位,哪个位置出现的概率更高?
当第一次看到上述两个问题时,我的直觉判断是富豪、企业主出轨概率更高,实际的情况却是,医生、律师也不在少数。影响我们的判断因素是媒体曝光、公众传播更多而已。因为人们对公众人物、代表性人物的关注度更多一些。
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直觉判断是出现在首位的概率大,因为脑海中浮现的都是keep、know、key、kind……统计结果却是,出现在第三位的概率会多。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我们问到团队成员:“你的方案做完了吗?”得到的回答却是:“我昨天接待了家长……明天给你”。“如何让前厅的环境创设,体现出启禾文化与理念品牌价值?”回答“西门的墙面雨天漏水。”
有一个问题挺有意思,大家不妨做一下思考:把110个草莓分成两堆,其中一堆比另一堆多100颗,两堆分别是多少?我在第一次面对这个问题时,直觉是100与10,再一想不符合已设条件,所以才得出了正确答案。
在生活与工作中,在多少场景中,有多少时候,我们是不假思索地做回答、做选择、做行动?在不假思索地回答、选择、行动背后,是大脑的惰性在操控着我们。
如果遇事时,多给自己几分钟、几小时的思考时间,对抗住大脑的惰性与惯性,才是走向理智而客观的开始。
所以说,我们不是笨,而是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