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为开题之作,等我之后慢慢补充。
贴一篇之前的文章《在片刻待过的那些日子:片刻很美,而我正好有空》先热热身,等我回来。
1
我进入大学后唯二加入的社团是文学社,另一个是摄影协会。
自加入文学社后,我便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纳入了文艺青年的行列。我不知道别人对于“文艺青年”这样的四个字有什么样的判断标准,但是至少从参加校园文学活动这样的行为上,我似乎看起来有点像了。
社长个子不高,也不帅,文学社也没有漂亮女生,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那会充满斗志,有甘为文学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壮志。
暂略.....
我在学校的公告栏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张杰。并且后边有这样一串非常可爱的后缀:文学征文三等奖。
2
在那段时间,我除了结识到跟我年龄相仿的文学爱好者外,还认识了几个地方的作家和诗人以及一些文学刊物的主编。他们中年龄小者三十几,大者五六十。通过认识时间的延长,我跟其中一些自己非常欣赏的作者慢慢熟络起来,把有些称呼为“老师”,有些称呼为“大叔”。
暂略....
3
经过几周近乎密闭式的培训学习,白先生终于从鲁迅文学院回来了。
我第一时间舔着脸去跟他打招呼,让他说说去鲁院学习的感受。白先生不慌不忙,没了之前咋咋呼呼飞扬跋扈的感觉,心性似乎跟之前不大一样了。他似乎受到什么打击或者是造诣上有了质的飞跃?在群里说话谦逊了不少,对于年少但职位高者(比如编辑)都会尊称老师。并且我发现他在培训期间写的文章也跟之前大不一样。
暂略...
4
一位跟他之前吵架的作者(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一次不愉快的争论中被逐出中国文学交流群。但是我出于对于作家大神的仰慕仍然加着他的qq。即使不经常见他,也会从侧面了解到他的一些现状,比如:他要上周立波主持的《中国梦想秀》了。
他在节目中以吟诗的方式出场,并且带着自己号称花费10年心血完成的《红楼梦(续)》。他给自己贴的标签是“现代曹雪芹”。
暂略...
5.
我认识文君老师,完全是因为她飞扬的诗情。她是我浅薄的经历中遇见的为数不多的女诗人。
其实她把自己的身份隐藏的较深,别人并没有轻易发现她是四川某市拿着作家证名气挺大的女诗人。因为喜欢现代诗的原因,我非常喜欢看她写的诗歌,看完豆瓣上发的诗歌,又去博客上把她的诗歌翻了个遍。
暂略...
6
宋是延河网刊的主编。年龄不大,但是足够深沉。深沉到几乎见不到他的踪影,为一众文人骚客留下很多遐想的空间。
不过为了收稿,他还是露面了。
一般大神出场都自带音乐的,阵仗列的整整齐齐。牌面很大,瞬间几千人沸腾。
暂略...
文章中提到的白先生在这:再见,白先生
网友评论
期待你与他们的故事O(∩_∩)O
我还想着跟你混脸熟之后喊一声瑜瑾瑾!那多好听啊!
现在你可以四处作揖了:在下弓长,有礼。
已经脸熟了。本来打算取名张瑾瑜,发现张字被占用,只能分开。